由于杨小华事件,段天明已经在全校出名,所以连带小美女老婆尚芸冰也跟着出了名,上了初三之后,尚芸冰每天都能收到几封情书。

所以,段天明认为,那些青春发育期的小色狼典型是没把他这个准老公放在眼里。

如果说那些不开眼的家伙在身体上敢占自己老婆的便宜,段天明自然不会放过他们,可这帮兔崽子写情书,只是在口头上占点便宜,段天明就无可奈何了,他总不能把全校的男生都给打残废了吧?

“肤浅!”此时,段天明手中就有一封写给尚芸冰的匿名情书,看了两眼后,便不屑地扔进了垃圾桶。

见段天明一副不屑的样子,尚芸冰不禁有些好奇,红着脸蛋道:“要不天明哥哥也给我……写一封情书吧?”

虽然思想还没成熟,但上了初三之后,受到段天明洗脑教育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尚芸冰对男女情爱已经渐渐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认识。

“哦?”段天明觉察到尚芸冰的异样后,心中暗想以自己前世之风liu,写封情书又有何难,于是不动声色地道:“要是哥哥我比他们写的好,你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尚芸冰一听这话,顿时红了脸,不敢吭声。

“嘿嘿,如果……”段天明胸有成竹地道:“如果我写得比他们好,你放学后要亲我十下!”

尚芸冰一听这话,心想还好,反正每晚睡觉前这坏哥哥都要亲自己一下,比较来看好像也没什么损失,所以红着脸问道:“那如果哥哥写得不好呢?”

“那还不简单!”段天明淫淫地一笑:“罚我放学后亲你十下!”

“这不都一样吗?”尚芸冰有些纳闷,其实亲亲嘴不算什么,她甚至还蛮喜欢那种异样的感觉,以前从电视里看到那种镜头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现在却是越来越了解了。

“怎么会一样呢?”段天明捏着尚芸冰的小手,笑道:“一个是你主动,一个是我主动,当然不一样。冰冰你小学语文造句不是学得很好吗?怎么连主动和被动关系都没搞清楚呢?不行,看来我以后得多‘辅导辅导’你!”

尚芸冰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和小色狼在一起这么久,她早就知道了段天明所谓的“辅导”和“扑倒”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反正每次段天明一说要“辅导辅导”,那肯定是要占尽自己便宜才肯放手的。

见尚芸冰不搭话了,段天明清了清喉咙,张口就念出了一封情书:

kiss尚芸冰:

哦!sorry,我把miss拼成了kiss,一不小心吻了你,实在对不起。

吾本良家子弟,正统少年,一向对美眉们保持一种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的高姿态,人送美名曰“孤傲太甚郎”;而至今日,竟难捺心中激情,夜秉孤灯,血饷蚊蝇,殚精竭虑,劳神伤思,给你写这封求爱信,唉,全是你害的……

古人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所以美人一定要笑,而且要笑得巧;美目一定要盼,四处顾盼,让周围所有的男人都觉得你是在看他。据我的观察,你的笑和盼都恰如其份地表明你美人的身份。

按说,你笑你的,关我甚事?

可你偏是老冲着我笑!

你一笑便勾走了我的魂,唤去了我的魄,我的人坐在教室里,我的心早已溜出去和你的美目在跳舞,我的眼睛盯在课本上,我的神早已乘着你的巧笑去遨游。待到时光悄悄溜走,猛然醒悟,发觉课本没看,笔记没复习,单词也没背,呜呼,一事未成!惜乎悔之晚矣!

我想,这是你害我的。

所谓债有头,冤有主,我自然要向你讨还。于是,我不惜破坏“孤傲太甚郎”的美名,决定向你求爱,我追求你便是在向你讨债呀!

倘若是,我有意摘花花不肯,我也会很坦然,感情的事本就容不得半些勉强,只是你欠我的债恐怕是归期遥遥无望日了。不还也罢,我本大度之人,绝非黄世仁之类的恶霸地主。况且,我知道作女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女人欠了男人的债可以不还。

如果你觉得本人还有相识的意义,请于今晚7:00整到我家见面。

提请美眉注意,沿途若有接待,纯属假冒,请自己乘1路车至北桥站下,向内走200米即到。届时本人将上身着一耐克小背心,下身穿一阿迪达斯红色短裤,头戴一顶李宁瓜皮小帽,脚蹬一双蒜头拖鞋,左手持一本“情爱幽幽”,右手握一卷“女生天地”在门口迎接。诸般特征,望牢记在心,切勿错认他人。

另外,本人还将随身携带一包“ptg”。此物乃塞外特产,异域珍品,内含十八种维他命,二十四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阳,护肝健脾,舒经通络,活血化瘀,养颜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令皮肤白里透红,与众不同。数量有限,欲尝从速,切勿坐失良机!

我想,象你这样美丽善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孩,一定不会把我这封信透露给她人,更不会拿出去炫耀吧。我那所谓的一点点小小的脆弱的自尊心就全都握在你的手里了,希望你别损伤了它。多谢多谢!

另嘱:望单线联系,谨防暴露,慎之切切!

……

虽然尚芸冰对这封信里的一些内容还是不甚了了,但大致能听出一些意思来,而且生动却不乏幽默,特别是流畅度、搞笑度和文学度,绝对比她们先前收到的那些情书强上百倍不止。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段天明居然是信口拈来,连哽都没打一下,试问除了情场老手和身为古代文学家的段天明,还有谁能有这本事!

虽然全文比较搞笑,但尚芸冰并没有哈哈大笑,而是仔细地回味了半天后,才所有所思地恍过神来,看向段天明的眼神比以前更加不一样了。

“怎么样?还满意吗?”段天明此时已经急不可耐,不停地在那里搓着*笑道:“冰冰妹妹,哥哥我已经等不及了,不如我提前支取两次如何?”

“啊!哥哥你真坏!”见段天明居然不顾周围还有同学在,就将嘴巴凑了上来,尚芸冰顿时面带桃红,飞一般地向女厕所遁去,因为经过吃了无数亏之后总结,整个学校就女厕所勉强还算安全了。

“唉……”看着尚芸冰离去的背影,段天明忽然露出和先前截然相反的表情,面色阴冷地道:“可惜我命克六亲,在能改变自己命运之前,我,没有爱情!”

说完,段天明不再看向尚芸冰,而是目光深邃地抬头盯着晴朗无比的天空,似乎想看穿天际一般,久久孤立不语。

一转眼,中考结束。

段天明和尚芸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重点班。确切的说,是尚芸冰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重点班,至于段天明……被分到了同一所高中的普通班,不能不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

之所以出现了这样让人莫名其妙的结果,关键问题当然是出在段天明身上。

要知道,段天明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所以在思想上和现代人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他已经尽量消化和吸收现代知识了,但怪胎毕竟是怪胎,世界观一时半会儿也难以纠正。

中考的成绩,段天明其他科目还不错,都拿了个优秀,但唯独语文考试居然只刚刚及格,其原因是语文考试的作文,他写得实在是太“烂”了,“烂”得让改卷老师只瞟了一眼便圈了0分,然后批了一句——“不知所云!”

这次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以一种食物为题,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议论文”,实际上,以古代大文学家段天明的本事,写这篇小儿科的作文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可问题就在于,这小子从小就被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知识荼毒了身心,所以现在写出来的东西,总是不伦不类。

这不伦不类到什么程度呢?只有看了他写的东西的人才知道,总之是东西合并,古今结合,幽默与严谨并重,奇谈与怪论共存,诗词乱七八糟引用,文章稀里糊涂完成。

这样的文章,如果是平常的时候,自然会被细细品味的语文老师青睐,可到了中考,改卷老师一天改上万份试卷,哪有功夫慢慢品味其中的味道,自然是被无情的给枪毙掉了。

其实段天明写的那篇作文真的不算很差,不光不差,而且还写得非常好。拿到成绩单的段天明甚至怀疑,改语文卷子的老师到底小学毕业了没有,居然将自己的力作当成了废纸,他可是模仿课本《落花生》一文写的,而且无论从文笔还是深度上,都胜过前者……

且看他那篇作文的部分内容:

作文题目:《地瓜赋》

地瓜者,苕也。(苕:傻子,武汉话就是骂人白痴的意思)

苕乃土地公公之物,其数为多,团团称之。发于吕宋,成于万历。全身是宝,竞展风姿。曰红薯,曰白薯,曰山药,曰地瓜。从来农民必争地,自古儿童喜欢它……

其色若何?白里透红;其质若何?盈堪一握;其味若何?爽嘎巴脆;其态若何?球走大锅……

生时如玉环丰满,熟时若木兰贴黄。圆滚滚,肉多多,香喷喷,爽歪歪。夺馋客魂魄,发地瓜威名。俯我段大嘴,吻尔地瓜来,一如羊入虎,又似佛跳墙。除却一身饥风馋雨,投入万丈苕大香瓜。

深咬,浅尝,陶醉,哦也……

太白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自是发思古之清壮,由于其言语带入历史沧桑感,投入特定环境背景,使寥寥数语,迸发出非同凡响的效果。其谋篇布局,遣词炼意之精到,令人叹服。如同地瓜要在肥沃的地里才有好收成,扔到阴沟里,鬼都不会吃它……

没有人会长年累月死死啃住地瓜不放,总会变着法儿吃些东西,但可惜的是,对待诗词上,思维定势者不少。如言菊必陶令,言梅必和靖,言酒必杜康,诸如此等,把自己原本活泼的思维死死困在地瓜田了。浑忘了外头还有广阔天地,禅家曰:死水不养龙。更别提养地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类歪理误了不少人,会吟有啥用呢?还是不会写,不会欣赏。我把烤熟的地瓜扔给猪狗,它们也会吟几句,但这没用。这个比喻是个假设,当然,它很愤青,所以请勿对号入瓜。

夫宋词也,法无定法,上下二片,先情再景,先景再情,或情景交融,只要方法得当,才力独到,无可无不可。如地瓜者,上午你要煮地瓜粥,下午你要烤地瓜干,或颠倒过来,都随便你了。若上下片皆言情,或言景,单调乏味,你愿意,地瓜都不会愿意的。

古人词话云:“学东坡词而无东坡之旷达者,是喜东坡,但止东坡肉耳”。笑过之后却令人深思,古人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命题,那就是人的素养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这是很朴素的真理,属于“功夫在词外”的范畴。若地瓜骄视百果,徒增笑耳。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稀里糊涂说了这么一大通,但苕就是苕,即便将它说成是地瓜,那也是苕,唉,这未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

“唉,肤浅!肤浅之至啊!”对于这样的结果,段天明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只有段天明自己才能切身体会到。

而且,这件事让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上为什么非要按部就班地从小学读到大学呢?这有意义么?

高中的那些课本,段天明在初中时闲来无事就随意地翻过,上面那些大部分知识似乎已经和现实生活脱了节。他并不认为上了大学以后或者走出社会以后,那些所谓的什么“三角函数”、“电阻功率”、化学试验等等钻牛角尖的题目,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唯一的用处无非就是拿高分考上更好的大学。

是啊!考大学!

可他需要上大学么?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