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姨太荀氏当时特瞧不起“假冒”的宴徐氏,对于二婚的冒牒的宴徐氏,是百般的不服,惹出许多是非。确切的说是她想做夫人的位置,然而十几年下来,其他姐妹都被制的服服帖帖,她也接受现实,偏偏她的女儿嫁人,嫁出了点是非,又勾起了她早年不甘的心思。

说到底这事也怨不得宴徐氏,当年她女儿想嫁的人是个文士,而她想女儿嫁的人不同是个习武的武士,母女俩耗上了,宴徐氏出面,就让她们抓阄,结果是荀氏想要的结果,女儿哭哭啼啼的嫁给了那个武士。

结婚几年,日子也过的恩爱,此事本来也算圆满,宴湖又不怎么打仗,偏偏这个武士自己喝酒骑马,摔死了。

这人有旦夕祸福,这事谁也怨不上,四姨太的女儿倒也不怨天尤人,后来又喜欢另外一个男子,打算再嫁,宴徐氏因为自身情况既不好反对也不好支持,模棱两可的说了句:“自己看着办”

这下好,荀氏有着她自己的逻辑,这些年宴湖主要发展经济,不打仗,当年那个文士这些年发展的挺好的,武士反倒常常借酒消愁,四姨太就认为宴徐氏故意整蛊她,有仗不打,让人家笑话她没眼力。

后来这武士摔死之后,荀氏又自诩华夏家名正宗,当年为了给宴徐氏穿小鞋,动则就以《女则》、《闺训》要求女儿,实际上自个倒是一个狐媚模样。

凡事也不能因为她长得媚,就说她的不是,宴徐氏到底是个二婚,平常教训族中女儿们,也多以言传为主,实在不好身教。而荀氏当年那些“从一而终”、“好女不配二夫”的话说多了呢,她反倒成了宴谵这后院的大家闺秀的典范,当得知自己女儿有改嫁之意。宴徐氏又不加阻止,她就觉得宴徐氏想抹她脸面,又招惹上她了。

于是这些年她又有点尥蹶子跟宴徐氏不太对付。

荀氏从碧玉盘里捡起一粒葡萄,自从鸢都开始大酿葡萄酒之后,河间各地种植葡萄的风气弥散,品种、讲究也多了许多。

纤细的手指与淡青色的葡萄放在犹如一幅画卷,她慢条斯理的剥了葡萄皮,捏着那晶莹的果肉递到嘴边,吃完才拿了帕子优雅的擦了擦手,眼珠儿一转,说道:“听说宴苏快回来了?”

“嗯,快了,按照行程,大概也在七日之后。”宴徐氏瞥了一眼荀氏,淡淡的说道。

屋子里静悄悄的,今年宴家这个冬日祭,动静很大,心思活络的都晓得这冬日祭必定有大事发生,至于什么事,闲话早就开始传了,有一种可能是鹿颂皇家会给宴家册封,虽说这乱世里,许多家族比起的皇家还要久远,但这爵位,还是得皇室册封才算是镀金了,宴家不过是个男爵,就算自己给自己封个公爵,也不是不可以,可那样的话人家依然不认,每次聚餐、开会,都要为座位打一架,似乎又没啥意思,可自己封了自己为公爵,却坐在男爵

堆里,想想也别扭。

于是大家还是很自觉的遵守着古老的不成文的约定,位子可以按照实力坐,但爵位还是得封君册封。

只不过宴家的封君是葳澜公国,若是接受鹿颂皇室的册封,一系列的问题必然衍生,简单说,以后宴湖的供奉给谁?于是,这条传言几乎年年传,却一直没有落实。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在此次冬日祭里,宴湖城主宴谵将要宣布世子人选,宴谵后院的情形,世人皆是清楚,大夫人和夫人也就是宴蒙和宴苏。

在宴湖继承人的问题上,宴家就显得很诡异了,在明面上,大家一团祥和,城主宴谵和大夫人鲍氏都是支持夫人宴徐氏的嫡子宴苏继承。

然而实际上呢,宴徐氏却以长子宴苏实为庶子为由,坚持不受,要求城主之位归宴蒙。

华夏的继承制度是嫡子继承。

所谓嫡子,指正室所生之子。依次为: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

存在平妻时,平妻之子亦为“嫡子”,但地位略低于正妻之子。如果正妻无子,那么平妻所生的嫡子就完全等同于“嫡妻所生之子”。这时,正妻所生的嫡子称为“正嫡”,平妻所生的嫡子为“平嫡”。嫡子与“庶子”相对;“嫡子女”与“庶子女”相对。

嫡子有时也仅指继承家业之子。如正室有数子的情况下,长子被称为嫡子,同母弟与妾之子皆称庶子。在正室无出时,庶长子也会被称为嫡子,诸弟仍被称为庶子。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嫡子中最长者为嫡长子,嫡长子往往享有优先继承爵位和财产的权利。

嫡长子是家族的下一任接班人,与其他儿子的权力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别,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具有优先权,且嫡长子及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系子孙才叫做家族的正宗,其他的都叫做别枝了。

按照世家通行的继承顺序:

其一:如果正妻所生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我们称为嫡次子,嫡长子所生的嫡长子我们称为嫡长孙,那么在家业继承方面,嫡长子优先于嫡长孙,嫡长孙优先于嫡次子,嫡次子优先于庶子。

其二:如果正妻去世或者离婚,续娶的正妻叫做继室或者填房,继室生的儿子也叫嫡子,但是元配所生嫡子优先于继室所生嫡子,上一任正妻所生嫡子优先于下一任正妻所生嫡子。

其三:如果妾侍生了儿子,然后被扶正成为正妻,又生了儿子,那么她成为正妻之后所生的儿子要优先于她做妾侍的时候所生的儿子。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儿子的地位,按照他出生时母亲的身份高低来决定。

在宴家,这里面就弯弯绕绕太多了。

在世人心中,宴蒙是嫡长子,宴苏是平嫡,宴蒙才是正宗的继承人。

在宴谵心中:他是打算休妻再娶,这样宴蒙是庶长子,宴苏才是唯一嫡子。

在宴徐氏心中:宴谵是停妻再娶,宴蒙才是嫡长子,而且宴苏是她在道观所怀,当时她连平妻都不是,于是宴苏是庶子。

在大夫人心中:宴徐氏有正妻之德,宴苏有城主之貌,她不愿意宴蒙去争夺这个城主之位,只想着宴谵能够将宴蒙封为子爵,食邑即可。

在诸位夫人心中:坐看宴蒙宴苏之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她们倒是希望宴苏为城主,这样一旦宴蒙若是得封食邑,她们的子女似乎也可以照例获封,因为在河间诸侯之中,为了避免家族力量分散,大多不再分封食邑,没有继承城主的子女,无论嫡庶皆为家臣。一旦宴蒙获得封邑,其他弟弟无论嫡庶都有权获得封邑。比起做家臣,有一块自己领地,哪怕很小,也自在的多了。

在荀氏心中:坐山观虎斗,一旦有异,说不定她儿子宴芜还能够浑水摸鱼。

河间诸侯还有自己的一套继承法则,就是立贤不立长,所谓贤者在鲲鹏溟时代,就是强者,不需要游牧部落的熏陶,古唐人为了生存,他们也需要寻找一个强者,这是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不由自主的选择,现在它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若克雷哲”,当然与戎人的相比,华夏的若克雷哲,有一个更加文雅的名字“辕门持信”,两人约定比斗规则,场次一般单数,可一可三最多可七,约定之后公正画押,双方在辕门外二十丈立一信物,一般为长槊,比赛胜者方可手握“信物”步入辕门,意味着掌控全局。

河间以前是崇尚辕门持信的,五岳大陆几次的文化复古,让许多制度回到了古唐时期,曾经的痕迹总不会轻易被抹去,宴湖上上下下,对宴苏成为世子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宴家数百年来,除了像宴谵这样的成年独子,大部分传位都不是长子继承,甚至有些岁月还是古索金风气,幼子继位。

民间对两位公子的偏向,大多还是更倾向于宴苏,将近二十年的陪伴,宴徐氏已经是众人心目中的第一夫人,若说有些遗憾的就是宴蒙此人文武双全,又大宴苏将近十岁,宴苏还在鹿颂游学,宴蒙已经在城衙办差做事多年了,其能力有口皆碑,这让民众对宴蒙产生了一丝丝惋惜和同情。

宴谵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他对内不止一次的跟宴蒙谈心,对外绝不会让宴蒙掌兵,未尝不是对宴蒙的一种介怀。

荀氏心中一动,连忙假意不知的问道:“哎哟,果然呢,这宴苏有一年没回了吧,上次回来还是送小县主返程的,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十四姨太成氏听了荀氏的话,有些奇怪,这宴苏公子人都没回宴湖呢,就问走不走?

荀氏的言谈举止之间想来学文的才俊十分不屑,据说荀家曾出过一个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荀家败落之后仅存他那一支,故而后世子孙总认为武者方是乱世的强者,其他的都是“胡闹”。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