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了早饭,三叔一家喜气洋洋地过来了,叶纤红问了问爸妈,还有什么要买的?

“不用买了,家里什么都有。”叶知书挥挥手,叫她别浪费钱了。

叶纤红笑了笑,也没有再出声。

现在爸妈都考了驾照,想买什么随时开车去就行,她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家里缺什么。

车子开到虞城,叶纤红先带他们来到农贸市场,陪他们买年货。

大包小包装上车后,又去买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

以前家里穷,什么都就将着用,今年有钱了,准备换些新的器具。

就连用来装瓜子花生糖果的盘子,也买了四只,全是大红色画了花纹的,看起来非常喜庆。

最后是用买衣服,叶纤红直接送他们到了自己的店里。

三叔三婶旺旺的衣服,当然是自己店里买就行了,反正成本都不高,她也不会心疼。

三叔三婶还是觉得不好意思,看中了二套衣服后,硬要塞钱给她,被她拒绝了。

旺旺现在看事情比以前更大气多了,见堂姐不愿意收钱,也没有勉强。

他心里很明白,现在自己还很弱小,等自己长大了,有的是机会帮堂姐。

倒是毛毛的新衣服,还得去一趟桃园商场的童装柜。

如果是平时穿的衣服,以三叔三婶的性子,估计会去解放路的服装摊随便买两件。

现在家里有钱了,又是过年穿的衣服,在旺旺的一再坚持下,她们也同意去商场买两套好一点的衣服。

叶纤红见旺旺越来越有主见了,心里也替他高兴。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三叔三婶在农村待了一辈子,估计很难有什么成就。

只有旺旺把家里的担子挑起来,才有可能改变这个家庭的未来。

最后给毛毛买了一件棉衣,一件滑雪衫,一条灯芯绒长裤,一条加厚的运动长裤,两双运动鞋,才算完事。

叶纤红想买单,三婶死活不肯,说大人的衣服都白拿了,不能再让她花钱。

最后她也没勉强,让三婶去付钱了。

不过从收银台回来的时候,看她脸色不好看,就知道肯定是心疼钱了。

叶纤红暗笑。

毛毛这二套衣服,起码得三百多了,抵得上普通人家两三个月开销了。

以三婶的节俭程度,花这么多钱给孩子买衣服,肯定内心在流血。

如果不是自己一起过来,以她的性子,退货不要了都有可能。

倒是三叔一直没怎么说话,估计是以前在家三婶做主惯了,他只负责提东西。

现在儿子比自己懂得还多,他也把有些事交给儿子去做主。

一行人出了商场,被外面的冷风一吹,就感觉有些冷。

“小红——”叶纤红正在招呼大家回到车上,听到有人在喊自己。

叶纤红转头一看,看到堂姐挽着一个男人的胳膊朝她走过来。

下一刻反应过来,那个男人就是前些日子和堂姐相亲的堂姐夫,看来今天他们也一起上街买年货。

“姐,姐夫。”叶纤红上前叫了一声。

郑兴怡这才看到后面的三叔三婶一家,和未婚夫上前打招呼。

一行人热热闹闹说了几句话,堂姐才说明目的。

原来两人想去叶纤红的店里买过年穿的衣服,怕堂妹不在,没有优惠太贵,就想打电话给堂妹。

没想到还没打,就当面碰上了,所以她才这么兴奋。

于是一行人又回头,重新去叶纤红的店里。

等两人都挑好了喜欢的款式,叶纤红直接给了三折的成本价给他们。

两人拎起袋子,欢天喜地地走了。

三婶这才知道,叶纤红就连嫡亲的堂姐,也要收成本费。

他们刚才拿了这么多衣服,却连一分钱也没给,这份人情就大了。

叶纤红顾不上三婶的小心思,问他们还要不要买东西,否则就回去了。

这时候她确实不适合在街上出现,万一碰到同学或者熟人,也要她陪着去买衣服,那她都不用回家了。

“没有了。”倒是旺旺先反应过来,连忙回答道。

于是一行人上了车,很快回到郑家村。

三叔三婶一家把东西搬回家,叶纤红和安安回到家里。

“对了,小红。”郑建国说道。“你不是说要种草莓吗?说好的秧苗呢?什么时候才能种?”

“哦,你不说我都忘了。”叶纤红才反应过来。“我马上去一趟朋友家,他那边帮我把草莓苗准备好了。”

说完,匆匆上了车,往虞城方向开去。

半路上,拐进一个偏僻的地方,进了空间。

空间里后面栽上的草莓秧,已有十多公分长了,再不及时拔出来种下去,都要开始长匍匐茎了。

找了几只空的蛇皮袋,叶纤红用意念把它们全部拔出来,整齐排在蛇皮袋上,这才出了空间。

下了车,打开汽车后座,已把空间准备好的草莓秧,全部拿出来了。

数量好像太多了,估计有上千株秧苗,叶纤红也不管它能不能种得下,关上门后开车回家。

到了家里,看到父亲已拿了锄头,准备去大棚里种草莓了,叶纤红下了车,把秧苗拿出来。

“怎么这么多?”郑建国有些吃惊。

照女儿上次说的种植方法,那块大棚有一半秧苗就够了。

“没事。”叶纤红笑着回答:“如果种不完,给三叔好了,这种水果好吃,到时自家吃不完,拿去市里卖好了,说不定比一季菜还赚钱呢?”

“啊?”叶妈妈在一边听到了,惊讶地叫了一声。“这么好的东西,要不要我们再多种一些?”

“妈,我们现在还有这么穷吗?”叶纤红受不了妈妈的小家子气。“再搞一块地,你想累死爸啊!”

叶知书望了郑建国一眼,想起他过年后就五十了,种这么多地,确实太辛苦,这才息了心思。

一家人捧着草莓秧苗,去棚里种植,三叔三婶听到消息,也过来帮忙。

“小红,你说这个草莓长得跟嘎公嘎婆差不多,只是个儿要大好几倍?”三叔在一边惊讶地问道:“那拿去市场上卖,能有多少钱一斤?”

像叶纤红猜想的那样,如果它能多卖钱,三叔就算再辛苦,也愿意再搞出一块地,来种这种神奇的水果。

“具体不好说。”叶纤红想了想,回答道。“反正比苹果桔子贵二三倍吧!”

“真的吗?”三叔吃了一惊。“那不是非常划算?”

要知道苹果桔子,果苗种下去后,至少四五年后才有收成,而草莓当年就有收成,价格又高,这来钱也太快了。

“当然了。”叶纤红肯定地说。“如果你用心侍弄它,一年四季都能结果,这些苗种下去,能接三年果,三年后得重新栽一次苗。”

因为前世在自家阳台试种过,网上也搜过不少资料,对如何种好草莓,相比其它水果,她有经验得多了。

“那你多出来的秧苗全部给我。”三叔很快下了决心。“多少钱一颗?”

“钱就算了。”叶纤红摇摇头。“这些种子,我还是托滇省农业厅厅长帮我搞来的,外面都买不到,所以你们种的话,市场上就你跟我爸有得卖,到时价格再贵一点,喜欢吃的还是会买——”

“这怎么好意思?”见还是独家生意,三叔更心动了。

三婶在一边也激动得满脸通红。

今年下半年几个月时间,赚的钱就是往年的十多倍。

明年开春,如果加上这笔收入,那自家不但能造房子,还能多拿出些钱,把家电也全部买齐了。

小红家的别墅,他们住不起,但是起三间两层大瓦房,里面布置得像城里人一样,那她也满足了。

叶纤红见他这么乐观,倒担心他们出事,于是劝道:“它们毕竟是水果,不可能像种菜一样那么简单,先种种看,等有经验了,可以考虑多种几亩——”

“对,对。”叶知书在一边劝道。“等赚钱了,再考虑这些不晚,万一不好种,那就亏了。”

三叔三婶这才冷静了一些。

因为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七个人每个种了六七十株,就种好了。

剩下接近一半的秧苗,三叔三婶当宝贝似地拿回去了,准备把地准备好,明天再种。

叶纤红一家也没勉强,关了大棚,回家洗手,准备做午饭。

早上一直忙到十二点多,大家都饿了。

中午简单做了几个菜,原本想叫老三一家来吃饭,想着他这时候肯定忙着搭大棚的事,也没有去叫他们。

好在每家搭大棚的时候,都会在家里备上一些毛竹和薄膜,所以想再搭一个大棚,也不会太麻烦。

下午郑建国去老三家帮忙,因为地不大,所以很快就搞好了。

“小红,那个草莓真的有那么好吃吗?”吃中饭时,叶妈妈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自家种这个,赚了亏了都无所谓,但是牵涉到老三一家,万一不行,就害他们了。

“你放心吧。”叶纤红安慰道。“这种水果在国外,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只是国内还没有大量种植,你们没听过罢了——”

叶知书这才放了心。

叶纤红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进了空间,准备看一看里面的草莓长得怎么样了。

忽然想到草莓种植,底下一定要铺层薄膜或干草,否则结果子后,直接掉在泥土里,不但容易腐烂,也比较脏。

真麻烦,叶纤红暗想。(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