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两卫还得到了许多罗马军团的兵器。在安顿下两卫于罗马军营里驻扎之后,赵云与张郃立即对缴获的兵器开展研究。两人发现,罗马军团的短剑,虽然因为冶炼和锻造技术不如凉国的先进,而硬度不如凉军的刀剑。但短剑的剑刃十分宽厚,劈砍时威力很大,能够造成很大的伤口。而且短剑的剑柄较长,可以容双手一同持握,发挥出士兵上半身所有的力气。配合其短剑宽厚的剑刃,威力十分强大。

而汉地的剑,远不如罗马军团的短剑。汉地的剑,多为长剑,剑刃较为狭窄,主要用来捅刺。若是用于劈砍,很容易卷刃和折断。而捅刺只是攻击一个点,劈砍则是攻击一条线,所以劈砍不仅更容易命中目标,也能造成更大的杀伤。

当然,捅刺并非杀伤力弱,但捅刺要想造成严重杀伤,必须要以长兵器来捅刺才行。如枪、矛、槊、戟、铩等长兵器,捅刺威力很大,是破甲利器。而剑是短兵器,只得单手持握,不利于上半身力气的集中使用。所以主要用法为捅刺的剑,在汉地沦为了大臣的礼仪装饰,寻常士卒绝大多数以刀作为主要装备。

赵云与张郃认识到罗马军团的短剑的厉害和合理性,准备回去之后,向刘范和兵部报告此事,看看凉军是否也可能装备这种兵器。

此外,罗马军团的标枪也让两人来了兴趣。不过看了又看,两人很快得出结论:罗马人的标枪没啥大用处。标枪只能用于投掷,以刺穿敌军。但标枪投掷范围很短,不过也就十几二十步。而凉军拥有比标枪更出色的远程投射武器,哪怕是射程最短的连弩——敦煌弩,也比标枪射程远得多,杀伤力更强。而且标枪投掷出去后,还需要再次修复才能循环使用,太过麻烦。两人都认为,标枪对于凉军没多少用益。

比标枪更用处的,是罗马军团使用的斧镐,也叫“多拉布拉”。赵云与张郃发现,这斧镐一头为斧,一头为镐;就如同大戟集合了戈和矛的优点一样,斧镐也同时集合了斧和镐的优点。斧镐既有斧的沉重,又有镐的尖锐。在安营扎寨、行军开道时,可以用之来挖掘泥土、伐木取道;在作战时,可以用之来杀敌。

两人发现,除了斧镐的斧头容易破甲之外,其镐头的破甲能力更为强大。因为镐头十分尖锐,使用者可以将上半身的力气通过斧镐的短柄,集中在镐头一个点上。这样的发力方式,类似于长枪。而且与长枪需要捅刺不同,斧镐则是需要挥动,尤其是自上而下地挥下,使用者上半身的力气加上势能、再加上斧镐本身的沉重,赋予锋利的镐头以强大的力量,再坚固的头盔在镐头之下也不堪一击。

这让赵云与张郃喜出望外,两人明白,长久以来,随着铠甲的大量装备和铠甲的强度越来越大,破甲成为征战的首要目标。即使是强弓劲弩发射的箭,也很难破甲。主要用于劈砍的刀,因为力作用在一条线上、过于分散,难以破甲。为了增加刀的破甲能力,故而人们把刀制成直刀,(如环首刀、唐刀),这样就能将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但直刀总归是单手持握,只能使出一手的力,故而破甲能力不太强。几乎只有长枪,因为其能使使用者的力气发挥大半,而且力还能作用在一个点上,方才容易破甲。

而这罗马军团的斧镐,能发挥出使用者上半身大部分的力;借助挥动的动作,又能增加势能;再加上斧镐本身较重,就能将极大的力,作用于一个点上。这也就意味着,斧镐的破甲能力要胜过直刀。虽然斧镐的破甲能力还稍逊于以长枪为代表的长兵器,但斧镐因为短小,能在短距离内实现破甲;也就是说,在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中,斧镐能够大显神威。这是在较长距离内通过捅刺来破甲的长枪,所不能替代的。

回想起今天一战,罗马军团与安息军队同样身披重甲,但最后却是以步兵为主的罗马军团压着以重骑兵为主的安息军队打,赵云与张郃猜想,个中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罗马军团拥有破甲能力较强的短剑和斧镐。因此两人决定,命令两卫也每人装备一柄斧镐;等待与罗马军团近战的时机,检验一番这斧镐的用处和威力。如果斧镐果真用处极大,两人就向刘范和兵部上报建议在凉军中推广斧镐。

令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罗马军团的弩炮和蝎弩。蝎弩,类似于汉地的弩,但精准度和射程都远逊于后者。不过弩炮就有用多了。弩炮有重弩炮、轻弩炮、单兵弩炮之分。其中,轻弩炮在每个军团里大约都装备五十副。使用时,需要两人,一人扭绞绞盘,一人填装弩箭或者弹药。精准度和射程虽然比不上汉地的弩,但赵云与张郃看中的是其使用扭力,有别于弩为使用拉力。这样的蓄能方式,也许有借鉴和补充作用。

重弩炮或称大型弩炮,其威力更强,主要用于攻城守城。与轻弩炮类似,重弩炮也是在两个机轴之间固定一条坚固的铁条,铁条之上固定方形木梁,木梁中部再凿出长长的箭槽。箭槽,是为了容纳粗长的重箭而设。使用时,需要十几名士兵一同工作,奋力扭绞绞盘,积蓄起强大的扭力。然后再把特制的重箭装入箭槽,瞄准目标,发射重箭。重箭直径是普通箭枝的数倍,又十分长,借助绞盘积蓄起的巨大力量,能够射出将近一里的距离,甚至能同时洞穿三四人的胸膛,把三四人串在一起。

而这样的装备,赵云与张郃知道,凉军之中还没有。如果能将如此利器带回凉国,凉军之中的步军五卫的攻城和守城的能力必定能得到显著增强。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