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护军府,太阳已到中天。

炽热的光线洒下,晒的人脸疼,虽还未入夏,但气温却急急上来了。

回去的路上,刘钧一直思考李然的话。

正如他所说,当前形势紧迫,外有虎狼,内有隐忧。

一旦局势大乱,他到时候即便想要偏安一隅也不可能。

所以,身为景州之主的靖王,他的存在便是历史大潮中的一叶扁舟。

既然注定要经历风浪,那他便不得不去当那浪中的弄潮儿。

回到王府,他径直来到勤政殿。

在书案前坐下,他望着墙上的《万国堪舆图》。

景州的地形相对来说易守难攻,守住南北要道,便如同当代的巴蜀,能够独立一方。

而这就是景州的优势。

所以按照他的想法,当前最紧要的是想办法夺回外四府,然后关起门来,闷头搞发展。

如果哪天风云突变,他就能苟起来,浑水摸鱼。

“一个工业,一个粮食,此乃当前之要务。”刘钧喃喃自语。

当前的大荣国还是个百分百的农业国。

比起土地,九王中他的封土最小,耕地最少,更不用和大荣朝最大的地主赵氏皇族相比了。

如此劣势之下,攀科技,走工业道路是他唯一能在这个时代活下来的办法。

不过这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农业。

在当代,他的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却依然要保证十八亿亩土地红线。

为什么?

为的便是形势恶化,无法从外部购买粮食,到时候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不给外人掐了脖子。

而景州当前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人心。”

刘钧的记忆中,还有老靖王对小王爷的谆谆教诲。

那一年,景州大旱,粮食减收,百姓饥寒,盗贼丛生。

若不是老靖王到处求取粮食,景州只怕早已毁于饥荒。

“胡为,咱们王府的田庄在什么地方?”

趁着火绳枪和纺纱机正大批量生产,得了的空闲,刘钧准备把玉米种下,再把红薯和土豆育苗的事吩咐了。

这样季节一到,田庄上不仅能够种上红薯和土豆,多余的苗子还能给百姓们拿去种植。

“回殿下,就在景阳城西边的汶水两岸,都是上等好田。”胡为喜滋滋的。

刘钧见他这个样子,摇了摇头,在古代,最珍贵的资源便是田产。

只要田产在手,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收租子就行。

可以说当代的房东有多自在,古代的地主便有多自在。

“谁负责王府的田庄。”

刘钧从来没去过王府的田庄,也不知道谁在管这件事。

“是殿下的亲戚,叫刘让,按辈分,殿下还要叫他一声堂叔。”胡为说道。

“刘让?”刘钧皱了皱眉头。

小王爷的记忆里浮现出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

这个人是刘钧祖父的弟弟一脉的,和他属于堂兄弟关系。

靖王一脉在景州繁衍了二百余年,除了直系子弟,还有大量的旁支子弟遍布景州。

一开始,初代靖王念于亲情,都是直接用内库的银子养着他们。

后来随着子孙渐多,内库逐渐支撑不住,且代数增多,有些旁支关系疏远了。

再继任的靖王便取消了族谱两谍以外宗亲的供养,令其自谋生路。

不过为了帮扶落魄的宗亲子弟,还是规定历代王府要从田庄的收成中拿出部分银子建宗族公塾,以便读不起书的旁支子弟能够念书,同时接济家境困难者。

“就是他,殿下摔了的时候他还来过,那时殿下还没醒过来。”胡为说道。

刘钧点了点头。

小王爷和老靖王都是独子,没有亲兄弟,最近的亲戚也就是这一家了。

也正因为此,老靖王在的时候便把田庄交给他管,平时负责宗亲事务。

“下午我们去瞧瞧。”刘钧决定去一趟田庄。

“也顺便代母妃去瞧瞧那些刘氏宗亲,就说王府没忘了他们。”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却是赵玉燕到了门外。

“母妃怎么来了?”刘钧起身让座。

赵玉燕只是站在门外不进去,“你不让母妃出去,母妃只能在院子里闲逛,正巧刚走到这边,就听到你要去田庄。”

“孩儿也是清闲,打算去逛逛。”刘钧笑道。

怔了一下,赵玉燕叹了口气:“母妃以为你开窍了,想去刘氏宗亲里找几个趁手的人来用呢。”

赵玉燕一番话倒是把刘钧说愣了,因为没有在家族中生活的经验,他从穿越到现在都没想过这个事。

见刘钧呆住,赵玉燕轻轻摇了摇头,“你父王临终前交代过你要善待亲族,若是有那惊才绝艳的该用也要用,不提举贤不避亲,这景州刘氏宗亲和咱们王府怎么说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段日子私下里虽有微词,说你不如你父王,不顾念他们,但心还是向着咱们的。”

“以前孩儿妄自尊大,的确忽略了他们。”刘钧的记忆中,小王爷骄横跋扈,从来没把这些宗亲放在眼里,更别说提携他们了。

因为这个,王府和宗族的关系疏远很多。

而现在正值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之时,的确该缓和下。

“这就是了。”赵玉燕似乎只想让刘钧托句话给田庄上宗亲。

交代完,和丫鬟们懒懒地走了,并不多说教他。

目送赵玉燕走远,刘钧回了寝殿。

这时候午膳也做好了,汤圆并两个小丫头端着各色菜肴放在桌子上。

侍立在一边伺候。

虽说景州并不富裕,但是王府的吃穿用度规格却也要符合身份。

所以即便刘钧吃不完,每天中午桌子上也会有十多道菜。

前几日,他总是和春夏秋冬一起吃,饭菜倒是不剩,现在就不同了。

“咕咚……“

正要动筷子,刘钧听见咽口水的声音。

瞥了眼,他发现两个小丫头正偷偷看着菜流口水。

刘钧再去看汤圆,只见她用手戳了戳两个丫头,面色紧张。

“这膳房也真是的,本王早就吃够这几样菜了,还送过来。“刘钧假意生气,“这,这,还有这几道菜,你们端去吃吧,不必在跟前伺候了。”

指着五个盘子,刘钧说道。

这些丫头一路逃难过来,受了不少苦,馋了点也正常,这菜反正吃不完,还不如赏了她们。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