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细雨蒙蒙,给炎热的夏日带来难得的清凉,东方的天际开始慢慢亮起,凝祥门外的广场上,却是八月夏日第一天的升国旗仪式。

尽管天色才蒙蒙亮,但广场上观看升旗的百姓已经是人山人海。他们当中,男女老幼都有,许多人都是半夜三更就过来排队,以便获得更好的观看位置。

自从新年第一天升旗仪式举行后,每月的第一天清晨,这种升旗仪式都会在凝祥门前举行。对于大名府的百姓,或是来到大名府的人们,观看每月一次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每一次,当人们来到这里观看升旗的时候,无论男女老少,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肃然起敬,同时对这个国家充满热爱和自豪之情。

每一个来观看升旗仪式的百姓都相信,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强大,会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而这一切,带给了他们无尽的希望。

天色微微亮了一些,人群忽然安静了下来,原来升旗仪式已经正式开始了。

国旗护卫队从凝祥门正步走了出来,他们抬头挺胸,步伐一致,行进时端枪的位置也如一条直线,肃穆庄重,令人肃然起敬。

到了旗杆前,三名走在队伍最前面的负责升旗的护卫队分队长护卫着帝国的国旗走到旗杆前停下。

鼓乐响起,慷慨激昂,压人心肺,沉重却又雄心万丈。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国歌结束,围观的百姓还沉浸在中华文明的自豪和骄傲情绪当中。他们有理由骄傲,十年的时间,这个灾难重重的国家,就已经站起来了。

“向国旗——敬礼!”

升旗完毕,护卫队员声音坚定,行举刀礼,威武庄严,所有的国旗护卫队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

不但是护卫队员们,几乎所有的百姓也是举起手来,一起向高高飘扬的龙旗行礼。

“礼毕!”

护卫队员列队走正步离开,广场上响起了震天的雷鸣声。

“万岁!”

“中国万岁!”

无数的和平鸽腾空而起,飞过凝祥门,飞过了国旗,飞向了细雨蒙蒙的天空。

升旗仪式结束,还有一些人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当中,有热血沸腾的少年,也有从战场上退伍的军人。他们对着暂新的国旗致敬,许多人眼中饱含泪水。

人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潜意识里,热爱着这个国家,不仅因为她战场上取得的战绩,百姓生产水平的提高,国力的日渐强盛,更在于一种文化上的骄傲和认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成长起来的新国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一份子,报效国家的愿望也就更强烈。

至于那些士兵,随着忠义军的战无不胜,随着国家用兵海外,随着军人地位的提高

,看到眼前的一幕,感触上自然比一般百姓还深。

军人地位的提高,自然而然的“军人优先”,也使得整个国家的尚武之风油然而生。

遍布帝国的讲武堂,各地蓬勃兴起的警察学校,地方上的民兵制度,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潜移默化下,热爱奉献,不惧生死的新一代军人也已经形成。

凝祥门上的王松,此刻也在看着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也在看着高高飘扬的国旗,猎猎作响,让人神往。

一面象征荣耀和文明的旗帜,却是无数年轻战士的鲜血染红。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十余年来,中华损失的战士何止十万?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强,无数年轻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热血和尸体,让那些屈辱和悲剧的历史,随着汉人的舍生忘死,一去不复返了。

王松站直了身子,深深鞠了一躬。

为了那些英灵,为了那些曾经的苦难,和今日的辉煌。

卫兵恭恭敬敬地看着眼前这位权倾天下的相公,也许再过几天,他就是这个帝国的真正主宰了。

军中和政界,民间上下,要求王松登基的呼声越来越高,就连大宋皇室的皇帝,也心甘情愿禅位于王松。一再的“劝进”,这位相公没有理由不登上九五至尊。

“相公,你该回去了。等一会,还要见高丽的使者。”

黄师舜看着眼前的一切,也是感慨万千。

继去年忠义军恢复燕云,平定北地之后,今年二月底,忠义军水陆并举,在一举击溃高丽西京金富轼的数万大军的同时,兵临开京城下,将高丽王王楷和满城军民,尽数困在了城中。

高丽王王楷精锐皆失,不得已率皇室向岳飞投降。高丽的战事就此平息。

“高丽本就是我中华故地,不宜严苛刑罚,所有法度,皆如中华。”

王松点点头道。弹丸之地的高丽,本就是“小中华”,言语和文化上同宗同族,他还不怎么担心。

“黄公,南方杨幺部的战事,进行的如何?”

“相公,杨幺部已经退缩回荆湖,其部十几万大军土崩瓦解,我军几路夹击,秋日之前,拿下荆湖不成问题。”

王松微微有些遗憾。对杨幺部义军,他主导以抚代剿,答应其部将领可以在新朝任职,部众解甲归田,躬耕乐道,谁知却遭到对方的无视。

国家只有一个,需要的是大一统,而不是军阀割据,这就使得他不得不发动战争,来结束这一切的纷乱。

“让吴玠、吴麟兄弟和杨再兴两面夹击,这个秋日,一定要拿下杨幺。”

王松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轻轻转过身来。

“大理段家还没有派使者前来?”

问这话的时候,王松不由自主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来,不由得莞尔一笑。

“是的,相公,大理段家还没有派人前来,或许他们只是在观望。”

“观望?”

王松愣了一下,不由自主看向了自己的泰山。

“相公一旦登基,南方杨幺一旦被平叛,大理段氏没有了背部屏障,相公名正言顺,大理皇室自然会前来纳降。”

王松和黄师舜对视片刻,一起笑了起来。

“相公,难道你真的打算用兵海外吗?”

想起这些日子来王松的话语,黄师舜有些忐忑不安。

“中国虽大,但比起世界,实在不值一提!”

王松面色凝重,郑重其事。

“历朝历代,每到末世,无不是人口和土地之争。我中华人口如今是八九千万,过不了30年50年,人口就会翻倍,甚至数倍,到那时,与中华之地,难以维持如此多国民的需求。”

黄师舜若有所思道:“这就是相公所说的,为我中华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不错!”

王松重重点了点头,他不仅仅需要的是殖民地,而是大量移民,使那些地广人稀的土地成为中国人居住的地方。

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中国之地。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内战,我们要未雨绸缪,用兵海外,占领新的大陆,新的领土。遥远的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东南亚,将来都会插上帝国的旗帜,成为我中华之地……”

王松的话让他目瞪口呆,尽管他不知道王松那些所说的陆地在哪里,但那一定是存在的、富饶的地方。

“泰山,但是你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吗?”

王松的话让黄师舜不由得一呆,说不出话来。

最重要的事情,难道不是用兵海外吗?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

王松似乎是自问自答,目光迎着东面,坚定异常。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但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持续不懈的努力,在教育上孜孜不倦,30年之后,50年之后,就足以改变这个时代,教育成新的国民。”

黄师舜心头巨震,结结巴巴。

“相公,什么样的国民?”

“尚武爱国,服从国家意志,勤奋、节俭、勇于献身的新国民!”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于1717年颁布法令,强迫全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在位期间,一手创建了1800所学校,留给后人的,除了大量的金钱和士兵,还有服从政府、敬畏上帝、勤奋和节俭的人民。普鲁士的崛起几乎与国家干涉义务教育同步,并使义务教育成为国家的事务,而非教会和地方事务。

建立令人满意的国民教育制度,强迫儿童义务教育,让德国走上了异于英法的发展路径——教育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也让这个“义务教育先行”的国家快速成长为19世纪欧洲大陆的头号强国。

这也是王松目前所要着手的重点。这一阶段的战事已经逐渐平息,用兵海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义务教育当之无愧,要大力推行。

“相公,你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只在两河之地,而且数量极其有限,想要推行到各地,恐怕还得你执掌牛耳再说。”

黄师舜的话,又扯到了王松登基的事上。

“除了义务教育,还要大力发展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全国设立银行;撤消行会组织,殖产兴业……”

黄师舜想要再劝,听到王松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王松想做这么多的事情,没有身份,又怎能推行。

“黄公,向高丽和海南移民的事情,你就多费心了。另外……”

提到海南,大军南下,必然要用兵占城和交趾,王松还想交待,赵多福的声音传来,打断了王松的话语。

“相公,该用饭了,朝堂上的事情,随后再说!”

“来了!”

王松回了声,他看向空中飘扬的国旗,肃然敬了一礼,走下了城去。

(全书终)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