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四年元月一日星期四多云到大雨

今天下午邀了一对夫妻来家中玩朴克,算是对新年的一种庆贺吧。

新西兰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很是严格,也比较合理。在这里垃圾被分为三类,一是生活垃圾,对这类垃圾,家庭是绝对不能乱扔的,要放进专用的垃圾袋,放置在门口,每周有专人专车上门来收集一次。不收费,但垃圾袋要购买,2.5新元一个。一个普通的塑料袋卖这么多钱,显然这里面含有垃圾清运费了;这只适用于平时家庭产生的一般少量的生活垃圾。二是可回收垃圾,比强纸盒,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要求清洗干净理整齐后放置有门口,也是每周有专人专车上门收集一次,完全免费;三是电子垃圾,比如电瓶,显示器等等,在奥克兰每年会有一到两天,你把这些垃圾放置有门口,让专人专车来收集,免费。在惠灵顿,没有这样的制度,只能你自已处置了,要用车拉到专门的电子垃圾场去扔,按公斤收费。我经历过一次扔垃圾的过程。一个朋友要去扔装修垃圾,让我去帮忙,都是些旧地毯废木头之类的。一大早,朋友开着装满垃圾的车直奔在处在深山老林里的垃圾场,进场时先领一张票,上面标明了你车进门时在地磅上过磅的重量,然后把车开到垃圾扔放处,把垃圾扔到修理得很整齐的垃圾池,这里有专用的清理车在不停地把垃圾池里的垃圾推向填埋坑。车出门时,你得再过一次地磅,把一进一出过磅的重量相减,就是垃圾的重量,你得按这个重量交费用。朋友一共扔了176公斤垃圾,交费20.05新元。

你也可以不选择用垃圾袋清装垃圾,选择垃圾桶,大点的垃圾桶每周租金5.05元新币,每周上门清运一次;小号的垃圾桶每周租金1.5新元左右,也是每周上门清运一次。

总之,在新西兰是看不到有人乱扔垃圾的,乱扔垃圾被发现是要被罚款的,不过有这种现象,有的人为了省钱,会偷着把垃圾扔到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内,但这样的人非常少。所以,一个国家是不是卫生干净,不是由评比和运动式的大扫除来决定的,而是国民素质决定的,新西兰为什么到处都比较干净,国民素质高是根本原因所在。不过,也要看到,在很多道路的边角处,也不干净,原因很简单,新西兰的道路都是机械清扫的,自然没有人工清扫得那么彻底。

二〇一四年元月十二日星期日多云到晴

睡了几十年的板床,突然让我睡席梦思,很是不习惯,浑身上下到处不舒服,关节僵硬。今天下午去买了木板,准备把席梦思改成板床,

在新西兰卖木材的方法和国内不同,店内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木材,全都是成型材,各种规格的都有,你自己去选,选好后店里有专人按照你的要求切割,你拿到家拼装就行。价格按米计,我买了一副床板的松木料,用了110新元,感觉要比国内便宜一些,且料的质量很好。回来的路上,妻子突然说,马上要过春节了,顺便去买点年货吧,我说还有十几天呢,不急,在这里春节不是节,不会出现节前大采购的现象,到了节前几天再买不迟。妻子坚持要去买,说是先备点干货。我们到了一家华人开设的批发市场,买了一些干货,偶然发现有普通瓶装二锅头酒卖(国内超市价至多七八元人民币一瓶),没有标价,我问了一下,营业员告诉我,20新元一瓶,我吓得直瞪眼,营业员告诉我,这价钱不贵,酒的进口税近百分之二百呢。我想了想,感觉她说得是对的,有人对我说过,新西兰的二锅头酒是三十新元一瓶。

在新西兰,很难看到中国白酒,洋酒很多,但多是低度酒,最高的也就四十一二度,且口味怪怪的,据说,新西兰有法律规定,不允许卖高度酒。经营酒也有很多规矩,卖酒要有证件,不是所有的店都能卖酒,很多店里都没有酒卖。即是店里有卖酒的资质,也不能随便卖,比如不能卖酒给十六周岁以下的孩子,所以,在新西兰,年轻人买酒,常常会被要求出示证件。

二〇一四年元月二十二日星期三多云间小雨

又找了一份工作,油漆工。已经干了二十多天了,老板是个北京人,来新十多年了,干过厨师、木工、瓦工等等,五十岁了,一直未婚,我问他为何不成家,他说一是没有遇见合适的,二是他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过他也不讳言,他有过多个女友。

干油漆工以来,跑了惠灵顿的近十个居民区,把惠灵顿地区的大致情况基本看过了,不过,地点的英语名太难记,目前脑子里只能记住几个名。

跑的地方多了,有些事让我印象深刻。前天在一家大的公司里干活,漆钢梁,为了方便,我爬到了钢梁的横杠上操作,一会儿,一个洋人木工过来了,用英语说什么我听不懂,但我能从他的动作领会到他的意思,是要我赶快下来,这样太危险。还用电话叫来了承包老板,老板告诉我,这里不是国内,这里对施工安全非常重视,如果有人摔伤了,整个工地要停止施工,承包老板还要被罚款二万元新币。听了这话,我再也不敢冒险作业了。

昨天在一个工地,是一户新建民宅,房子建得很漂亮,但我在工地怎么也找不到厕所,新房的厕所又没有安装坐便器,我的印象是,在新西兰是不能随地大小便的,可是没有厕所怎么办呢,看来只能来一次随地了。原来新西兰也可以随地方便的,不过,这里绝对了能套用中国的那句俗话:尿尿不看人,看人尿不成。要改成,尿尿要看人,不然要被人喷。据说,在这里,如果你内急实在找不到厕所了,可以到居家借用,多数人家会很客气地给你方便。

昨天施工的地点据说是惠灵顿治安最差的区,犯罪率很高,我细心地看了一下这个区的全貌,住房和别的区一样,都是很美的小别墅,设施也很全,管理也很到位,整洁美丽,交通也很便利,有多条大巴线,我和房东聊了一会儿,她告诉我,治安是比别的区要差些,但好象没有遇见过什么事。我把她说的话告诉工友,工友说,王婆卖瓜,能不自夸吗?我莫衷一是。

这些天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与人间的信任。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居民家施工,房主去上班了,就把家里的门钥匙给我们,毫无戒心,我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在这样的相互信任的环境里生活,心情特放松,感觉真是好极了。

二〇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星期五多云

今天是春节,这里的春节和平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节日气氛。我家还好,外甥及甥媳从奥克兰来到我家过年,昨晚高兴,多喝了点酒。

今天上午陪外甥俩口子去惠灵顿玩,参观了国会大厦,在里面转了约一个小时,尔后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新西兰的国会大厦是世界上唯一的弹簧基础的建筑,据说任何级别的地震都奈何不了它。我们在里面参观时,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办公人员在走动,看来是办公和开放游览两不误。这座大厦天天开放,用导游的话说,这座大厦虽然是国会办公地点,但它是属于全新西兰人民的,任何人都有权利进入参观。这在中国可能是不可想象的。更为重要的是,大厦门口没有警察,进门时也就是进行一下安检,安检的程度和上飞机相似。不过,新西兰人也不是没有安全意识,所有进入大厦游览的人,随身携带的物品都要交给专人统一保管,包括手机和照相机。

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可以随便进入,我们进去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就出来了。

在惠灵顿,甚至整个新西兰,任何景点都不收费。

马年春节就这么过完了,要是在中国,走东窜西吃来吃去可能还要好些天呢,不过我觉得还是在这样的气氛里过年好,没有喧闹,人也不累。

二〇一四年二月三日星期一晴

现在是新西兰最热的时候,中国与之相反,是最冷的时候。今天的天气非常之好,天上一丝云都没有,天空碧蓝碧蓝的,微风,海面上没有浪,只有涟漪,气温是22—14摄氏度,非常宜人。我感觉今天的天气是我此次来新西兰遇到的最好的天气。不过,气温虽然不高,你如果在中午站在阳光下,让阳光直射到你身上,不要一分钟,你就会觉得有灼热感。这就是新西兰夏天气候的特点。

二〇一四年二月六日星期四晴

今天是新西兰的国庆节,公共假日。不过我今天没有休息,老板说,今天工地上别的人都休息,我们去做,没有人监督安全,我们可以放开手来做,尽快把工程做完。可是,到了工地一看,也有不少洋人今天照样上班,原因我无法打听到。

今天又来了一个小工友,西北人,24岁的小帅哥,他说,他在国内读的是高职,学的是工程监理,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整天泡在工地上,不停地有人递烟给他抽,经常有人请他吃饭,别的油水一点没有,不过这点油水也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得了糖尿病,干了几年觉得特没有味道,所以决意来到新西兰留学,学习的专业是影视后期制作。

这位帅哥的经历让我觉得他不失为是个聪明人。因为,年轻人出国无非是三种情况,一是留学求学问,如果是这个目的,来新西兰是大为不值的,因为新西兰的教育尽管在国际上还有点地位,但和那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来比,差之甚远,即便在此完成了学业,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也不大。所以,要想求学问,只能去美国等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二是想移民,如果是奔着这个目的来的,来新西兰算是来对了,因为新西兰移民政策到目前止,在发达国家中是最宽容的。这个小帅哥对我说,他就是想学完专业后在这儿找工作,然后移民。如果他能顺利完成学业,在惠灵顿找个工作应该不难,因为惠灵顿的计划是要成为第二个好来坞。有了工作,移民就会很容易了。所以我说这个孩子是个聪明人。三是钱多得没法花,找个地方去花钱甚至洗钱。出于此考虑的,我就没法评说了。

二〇一四年二月八日星期六大雨

今天老板请客,说是大过年的,大家应该聚在一起叙叙。地点是在一家中国餐馆,吃的是自助火锅,喝的是啤酒,来的客人都是老板的关系户和他的员工。吃的菜没有什么特别,和国内餐馆差不多,不过品种要少很多。喝的酒倒是很好,都是世界大牌啤酒。特别爽口好喝。

一共来了十多人,有新疆的,山东的,东北的,陕西的,北京的等等,尽管多数人相互间原不相识,但都是中国人,说中国话,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凭凭举杯,气氛很热烈。

饭后我思考了一个问题,今天桌上的人可以说都是在惠灵顿做油漆工生意的人,社会地位是处于什么层次我无法评价,在经济地位上属中下层是无疑的,老板们应该算得上是中产偏上。但无论如何,我认为都应划入社会底层类。可是,在国内人的眼里可不是这样的,很多人认为,只要留学了,就一定会是有出息的;只要是移民了,就一定混得好,一定很有钱。现实状况是什么样的呢,我肯定地说不是这么回事,今天我们这一桌人的情况就是例证。这十个人中,有一两个生意不错,已经有点身价了,其他的都属于生活在温饱线上的人。有一个六十五岁的山东人,他全家十多年前全家移民来新西兰,从他的言谈中我得知,他现在的经济状况很一般。他和他的夫人其本上是一脸愁容,我悄悄问他:你现在后悔吗?他说:不后悔。可是,心底下是不是后悔谁也不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移民出国了,混得再差回国时也要把自己包装一番,让人感觉他在国外混得不错。

所以,当我看到有的中国人脸上挂着一脸自豪走在国外的街道上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向其投去不解的目光;当我看到那些留学生以漂漂然的姿态出现在公共场所时,我就会担忧、鄙视他们,并对他们的父母产生深深的同情。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三日星期四晴间多云

终于报上名去英语学校学英语了,三十新元一学期,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两个小时。今天是第一次上课。

上课没有教材,老师上课前给我们发了作业本和讲义,讲义就一页纸,还发了两张印有学习内容的表格。

教我们的是一名女老师,上海人,四十多岁。从她的面容表情和教学风格上看,这名老师基本上是沿用的中国式的教学法,比转严厉,还时不时提问,还要求做家庭作业,当然量不大,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几乎没有英语基础的人来说,不借助电脑翻译软件,是完不成的。说实话,第一次上课,真的收获不大,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老师教的应该说还算认真,看来还是自己的错,基础差,学习能力差,怨不得别人。

二〇一四三月五日星期三大风大雨

新西兰已经进入秋季了,天气明显变冷了,早晚不穿厚衣服就会觉得手脚冰凉。

有很多中国人(当然也包括我)都认为西方洋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子女的爱不及中国父母,来到新西兰后,我很注意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似乎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我的一个工友,是伊拉克人(当然此人不是西方洋人,是中东人),48岁,来到新西兰已经五六年了,拿到pr也有二三年了。他育有一个女儿,约三四岁,他把他的女儿的照片和视频拍录到手机里,画面有女儿玩耍的,也有骑在他头上逗乐的等等,每次工间休息时,他都要看女儿的照片和视频,还主动地把手机递给我们,让我们也看看,以分享他的快乐。他对女儿爱的程度,从他的表情看,一点也不会亚于中国父母。

新西兰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和中国的父母有些不同,但同样是严格的,在孩子16岁前,父母对孩子会严格管教,会设置不少的禁区,比如不准在外过夜,不准看不健康的碟片等等,但他们很少打骂孩子,因为在新西兰打骂孩子是违法行为,孩子可以控告你。等到到了16岁后,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就会放松很多,放松到了几乎不管不问的程度,他们认为,孩子大了,应该独立了。大多数孩子住在家里,要向父母交房租,有相当量的孩子为了寻求独立的人格,锤炼自己的意志,就搬到外面自己租房住了,经济来源完全靠自己打工挣。到了读大学的时候,孩子们几乎全部是自己养活自己了,如果养不活自己,他们会去贷款,在新西兰,学生贷款是免息的,到了你工作有收入的时候再还,还的方式是强制的,即月收入的15%,如果你找不到工作,你的这个贷款就不用还。

孩子大了,或者说是孩子们也有了孩子了,有很多的父母还是很乐意为孩子们排忧解难的,在街上,我们常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在玩,也常看到老人们接放学的孩子回家。

有一个新西兰老人,七十多岁了。小儿子也已经近四十岁了。这个儿子有些懒散,家中的院子里的草长得很高了也不除,老人也不怨他,也不说他,会主动来帮助他把草除干净。儿子找了一个中国媳妇,中国媳妇的妈妈来新西兰看女儿,这个老人每周必来陪同亲家度周末。

还是这个老人,他家写有已经延续四代的家谱,且家谱写得很详实,图片和内容搭配得很恰当,装帧讲究。

这能说西方洋人不注意家庭文化的传承吗?这能说西方洋人家庭亲情不及中国人吗?中国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看新西兰的父母也差不多,不过有两点中新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一是新西兰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恩有别于中国的孩子,他们从小的养育费用就基本是由国家承担(当然收入高的家庭除外),一直到工作,所以,他们的脑海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影子,即我是国家养育大的,父母只是孕育了我的生命;二是父母老了以后住进养老院很正常,孩子们有时间就去看看,没有时间也可以少去。这样做不会被看成不孝。不像中国,父母老了如果住进养老院,孩子们会觉得脸上无光。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