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陈春胆子太小。加上运气也不怎么样。唯一大着胆子接下的一单还是市里富豪孙国富买凶对付张大宝的。结果还没正式出手,就稀里哗啦,被张大宝给弄得十分狼狈。

自那以后,陈春被吓破胆,直接删除了那个APP了事。

千里之外的他并不知道,张大宝手下专干脏活的吴法天,使用的居然是同款的一个手机应用。光凭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证明这东西的价值。

陈春要是知道这个,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将那个东西直接删除的!

而病房里的吴法天同样也不知道,就在他曾经住过不短时间的药王镇那一带,有个小流氓已经错过了一次借助独家信息翻身的机会。

要知道这款APP密级相当高,普通人是根本接触不到的。古乐得到这个东西纯属偶然。还没等他琢磨出如何利用这个东西大干一票,自身就悲摧的被人陷害,逼得只能跑路。

而继承了这个宝贝的陈春却完全不识其价值,由于遇上一点有惊无险的小挫折,直接就将这东西销毁了事。古乐要是知道了,恐怕会被气得吐血。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东西不能随便泄露,因此古乐跑路的时候,手机上不敢随便装。但直接告诉陈春它的真实价值吧,正所谓人心隔肚皮,古乐也并不完全放心。

因此他只含糊其事的说了几句非常暧昧的话。最终让无胆无识的陈春给当成垃圾处理了。

事实上对于如何利用这款手机应用上的秘密消息,古乐已经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

直接去接上面的任务,那当然是非常冒险的行为。凭古乐的手段不足以应对不说,法律方面的风险也不是他一个乡下流氓、无胆匪类所能承担得起的!

然而通过对上面信息的分析,得出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然后利用时间差,却是可以在合法的框架内做许多事的!

比方说,要是从发布的任务中,反推出了某个富豪正被人买凶追杀,又或者设计陷害。古乐就可能做出一些针对性的布局,恰到好处的救对方一次。那换回来的好处会有多大?

假如说这样做风险还是很大,那古乐完全可以不直接参与进去。

比方说通过获得的消息进行分析,假如他确定某个商界大佬要出事,而此人掌控着几家上市公司,正进行着一系列重要的商业布局。

那么一,他可以考虑融券放空那些公司的股票。

二,假如他确定幕后黑手对付此人,是想抢这笔生意。那么他更可以趁着该大佬出事,相关企业人心惶惶,第一时间进去抄底,狠狠赚上一票!

当然,假如对方并非上市企业,要跟进就不太容易。但古乐可以给有本事介入的人卖消息啊!

假如说第一次人家不信,那古乐先免费。两三次都说中以后,对方还能不信?

更不必说如今金融工具极多。懂得运用的话,操作手法是可以非常灵活的。各种场外期权、对赌协议,都是完全可以借助来牟利的。

要是普通的小民百姓,或许在这种黑**里赌赢了也提不到钱,但古乐是什么人?杀人的生意他或许不敢接,但白纸黑字写明白的对赌合同,难道他会连收帐都不敢去收?

即使对方来头大,大不了古乐多出点血,通过手中的APP放任务出去,让道上的猛人来替他解决问题!

讨账这种事,道上有实力的人物是最喜欢做的。只要拿得出过硬的追债凭证,并且手段不用得太过头,司法系统一般都不会搭理这种事。换句话说,这是相当安全的任务。

古乐大不了接受二八甚至一九分成。发这种任务,他只用提交靠谱的债务凭证,甚至连保证金都不用交纳。

这跟西方许多律师喜欢免费替人打巨额赔偿官司是一样一样的。当他们认定赢面大时,他们甚至不要口袋空空的当事人先交一分钱,而是采用打赢官司后大比例分成的方式。

这样虽说冒点险,但赚得更多。一个官司打赢,完全可以抵得上十年辛劳了。

以上两者的道理其实是相通的!

道上的人物直接巧取豪夺,后患当然比较严重。但象这种有纸面证据、完全合乎情理的追债事务,双方完全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双赢!

黑道上的人物有实力强夺。但他们没有名义,不好轻易乱来。现在有人授权给他们,指望利用他们的强大武力将之兑现。双方当然一拍即合。

以上就是古乐对于如何利用手中这条黄金信息通道的初步构想。

不能不说,这个乡下流氓尽管读书不多,但头脑还是非常好用的。对于风险收益比,对于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去谋取利益,古乐的理解都非常成熟和深刻!

假如不是一件偶然的小事让他出了点意外,恐怕这六七年时间,足以见证一位大佬凭着头脑、勇气和一点点机遇白手起家,实现一段财富传奇!

然而……一切都坏在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上面。

一个心理失衡的商场女售货员得罪了一个有能量的大人物。双方冲突的时候,古乐错判了形势,在不恰当的时间里面,做出了从他的角度看未必有多不恰当的反应。

结果……一段财富传奇无由面世。一个传奇大佬胎死腹中!

要说最惨的,还是已经改名换姓的古乐,至今还不知道其实他的案子早就撤销!

当时王树林手下的经理召强恨古乐差点坏了他的好事,同意了与派出所的王某联手,栽赃古乐想要绑架王树林。

但这个事在张大宝收了王树林为徒以后,已经让他出手解决了。召强本就是王树林企业的员工,打个招呼就行。

派出所的王某那里,则由张大宝提供信息,让他破了件另外的恶性案件。王派既然已经得到预计中的好处,也就顺水推舟的卖了王树林一个面子。

张大宝这么做,一是觉得对古乐栽赃陷害轻罪重罚不合他的做人原则。二来王树林已经拜入他的门下,围绕他闹出事来,会吸引来多余的目光,与他的低调宗旨不合。

只是古乐自己心虚,将问题想得太严重。一跑之后再不敢回头,直接到边境地区买了个身份证,改头换脸潜伏了下来。

为怕被人出卖,他从来没跟药王镇这边的熟人联系。不然早该知道他的案子已经撤了。

之所以胆子这么小,跟古乐之前那段混道上的日子有很大关系。要不是被道上人的无耻吓住,古乐也不至于半途而废,选择回乡当了个保安!(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