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六节

大将军李弘站在回廊边缘望着灰濛濛的天空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园内的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零满目萧瑟阵阵寒风从树梢上掠过出令人心颤的凄凉呜咽。李弘稍感凉意轻轻拉了拉身上的黑色大氅缓步走进了花园。

这座府邸过去是长安一个富贾的宅院规模不是很大但位置很好闹中取静而且府内的建筑布局非常不错。长安动乱时这位富贾携家逃到了益州音讯全无这座宅院随即成了无主之物。孝献皇帝在长安的时候有不少朝中大员看中此宅的幽静先后居于此处。这次外朝诸府迁进长安城长公主本打算让大将军住到未央宫北侧的北阙甲第但大将军拒绝了。他接受了贾诩的建议搬到了这座宅院里和贾诩做了邻居。

李弘走到院墙边隐隐约约听到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听到仆役们来来往往欢快的脚步声间或也还能听到几下清脆的琴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能坐在温暖的书房内弹琴的也只有雯儿。想到文静温婉、善解人意的雯儿李弘心里立时涌起一股暖意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刚才的忧郁和彷徨霎时不翼而飞。

他负手于后闭起双眼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飘荡在风中的琴声虽然听不真切断断续续但此刻在李弘的耳中那就是天籁之音。它让自己忘记了一切让快乐和幸福浸浴了全身。

天上飘下了雪花漫天飞舞美伦美奂。

琴声悄然而止。

李弘慢慢睁开眼晴长长吁了一口气仿佛从一场迷人的梦境中渐渐醒来。

李弘伸手掸了掸头上的雪花转身望着站在远处地傅干漫不经心地说道:“下雪了。”

傅干抬头看看天上飞舞的雪花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大将军最近沉默了很多情绪也很低沉常常夜不能寐一个人徘徊在昏暗的烛火里。朝堂上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作为大司马大将军的李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置之不理但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争斗双方都是朝中重臣都是大汉中兴的柱石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无论是蔡邕、荀攸、刘和、杨奇还是郑玄、李玮、赵戬、朱穆、崔琰他们都为北疆的崛起都为拯救大汉都为开创中兴大业建下了赫赫功勋。大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忠诚和才智有了他们的血汗和进取才有了今天中兴的希望。

现在如果任由事态展任由双方杀得血流成河损失最大的是朝廷是大汉中兴大业必遭重创。

如果利用北疆武人的力量支持一方打击另一方结果更加难以预料。董卓在洛阳的失败就是个例子其后果是社稷的败亡李弘无论如何也不敢冒险。

退一步说就算李弘动用了武力把蔡邕等一帮老大臣全部赶出了朝堂让北疆系控制了整个内外朝控制了全部权柄而后会生什么?北疆系的矛盾即刻便会爆。这在去年已经有了教训。当初为了攻打洛阳之策北疆系的武人和士人几乎正面对决。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此刻李弘若动用武力干涉朝政朝堂上正在争斗的双方为了防止“董卓之祸”重演马上便会联手。

在中兴大汉这个前提下北疆士人和大汉所有的士人一样对所有可能危害社稷振兴的东西都会坚决打击绝不留情。

士人一旦联合起来了一条心对付自己的敌人这个敌人也就走到穷途末路了。

当年奸阉、何进、董卓、李傕、郭汜等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权臣们的最后下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士人们集体反抗朝政必然荒废。朝政荒废了社稷就会动荡不安。各地州郡的百姓因为没有活路了就会造反继而社稷摇摇欲坠倾覆在即。那时即使你手握权柄即使你主掌了“天下”你又能支撑几天?

你可以控制大汉的权柄控制大汉的京都控制大汉的军队但你能控制大汉十三个州的军政吗?你能控制大汉一百六十多个郡国的军政吗?你能让十三个州的士人都对你俯帖耳吗?你能让大汉几千万百姓都对你顶礼膜拜吗?你以为自己窃取了国祚挟持了天子霸占了权柄就能为所欲为吗?

李弘自己就是个例子。当年少帝继承皇统的时候李弘为什么要率十万大军威胁洛阳?当年董卓主政的时候李弘为什么拒绝接受朝廷的调遣?当年袁绍等人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李弘为什么拒绝参加?还不是为了北疆武人为了整个北疆的利益?当朝廷不能满足北疆利益的时候李弘的军队距离洛阳也就近在咫尺了。

前有李弘、袁绍等州郡大吏和朝廷对抗今有刘表、曹操、孙权等州郡大吏和朝廷对抗。那李弘和北疆武人如果像当年的董卓和西凉人一样霸占了朝堂会生什么?李弘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能保证所有的北疆武人、北疆士人甚至包括天下士人天下芸芸苍生的利益?

不可能朝堂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势力。社稷要想稳定朝堂要想稳定大汉要想富强先要让各阶层的人都能分享大汉利益。为了保证各阶层的人都能分享大汉利益朝堂上就需要有代表各阶层的势力。北疆武人只是这些势力中的一个它无法代表天下各阶层人的利益。

北疆武人掌握着军队掌握着大汉最强悍的力量但军队只是一把刀是北疆武人用来实现和维持自己利益的武器。北疆武人不是大汉的军队它只是大汉朝堂上的一股势力而已它只代表着北疆的利益军队的利益。当北疆武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这把刀便会露出血腥的嘴脸肆无忌惮地杀戮。

李弘是北疆武人的一个代表是维持北疆武人利益的一个代表。当北疆武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李弘如果没有及时站出来坚决予以维护北疆其它武人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当年董卓死了李傕、郭汜等西凉将领都干了什么?

蔡邕、李玮、崔琰和众多大臣恳请李弘不要在此刻率军出征正是担心北疆武人失去控制担心军队这把刀失去控制。

李弘出征后朝堂上的争斗未必会停止。一旦粮草辎重供应不上大军征伐失败李弘也罢北疆武人也罢北疆士人也罢都有可能失去理智。朝廷上的武人和士人士人和士人将血腥厮杀。继而董卓之祸将再次重演社稷将再度面临崩溃的危险。

所以在目前这种社稷不稳中兴大业极为脆弱的时候稳定高于一切。

现在需要武人去打天下需要士人去治理国家需要武人和士人齐心协力。同时为了巩固武人在朝堂上的地位武人也需要维持士人之间的争斗维持各方权势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武人的利益。而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最大化一方面想方设法在士人之间的争斗中赢得胜利一方面也积极支持武人入朝竭力拉拢武人利用武人的力量打击争斗的对象。

各方势力在朝堂上互相利用互相打击互相扶持互相依存紧密联系密不可分这就象一条尾相连牢牢捆住猎物的链条任何一环断裂了整条链条的作用也就失去了。猎物会被释放出来已经断裂的链条要么被猎物践踏为齑粉要么眼睁睁地望着猎物逃之夭夭一无所获。

北疆武人要想进入朝堂要想控制权柄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当年高祖皇帝朝的很多将军们光武皇帝朝的很多中兴名臣们就是这样由武人逐渐转化为士人继而控制和影响朝政的。像关中的马家晋阳的王家就是例子。马援的后人王霸的后人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是朝堂上一支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北疆武人当务之急是维系朝堂上诸势力之间的平衡维持朝堂的稳定保住根基不稳的刚刚起步的中兴大业。

如何才能保证稳定呢?

“仲渊说了什么?”李弘走到傅干身边打断了傅干的思绪。

傅干向空中伸出手几片洁白的雪花轻轻地落到他的手心上冰凉而柔润。“仲渊兄说丁立和朱魭两位大人是清白的。”傅干小声说道“他愤怒了。”

两个人并肩走在花园小径上任由雪花洒满全身。傅干把事情的经过说完了他停下脚步轻声问道:“大将军你到了栎阳后打算说什么?”

李弘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彦才你知道大汉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当然是军队了。傅干不假思索地就想说出来但话到嘴边他忽然意识到这个答案肯定不对马上把话又吞了回去。

“无坚不摧的力量倾覆社稷的力量威临四海的力量。”李弘神情平静嘴角带着一丝笑纹又补充了一句。

傅干微皱眉头凝神沉思。

李弘微微一笑“当年太傅袁隗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但他毫无畏惧和董卓血腥厮杀倚仗的是什么?张温、马日磾、崔烈等七位老大臣赤手空拳北赴晋阳辅佐长公主筹划中兴大业倚仗的又是什么?”

傅干两眼望着李弘急切等待着答案。

“你还没有想出来?”李弘脸露笑容亲热地拍了拍傅干的后背继续说道“当年秦王赢政凭什么征服六国一统江山?十五年后这位伟大的始皇帝为什么丢掉了社稷?其后高祖皇帝又凭什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

“法?”傅干吃惊地说道“大将军是说国策?或者是律法?”

李弘不置可否“十几年来大汉的军队打了一仗又一仗是什力量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兵律》?”

“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你换一个角度仔细想一想。如果没有《兵律》没有正确的治国策略如果没有‘法’这个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支撑着军队我们能打仗吗?”李弘负手前行傅干跟在后面仔细聆听“同样大秦统一天下失去天下高祖皇帝开创大汉基业都和当时所采取的国策律法有重要关系。”

“皇权、相权、兵权都是由‘法’而生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也是从‘法’而来中兴大业也是因‘法’而得以推动和展。”李弘挥了挥手“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法’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天下苍生天下万物都离不开它。”

李弘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若有所悟的傅干郑重说道:“在黄老之学中它叫‘道’。在本朝儒家学说中它叫‘礼’。”

“隆礼重法。”傅干明白了“大将军想和谐和合?”

“希望我能做到。”李弘忧心忡忡地叹道“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不能不做。”

十二月上关中栎阳。

丞相蔡邕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先后到达栎阳宫拜见了天子和长公主。

天子在宫内设宴招待两位重臣。屋外雪花纷飘屋内温暖如春关系密切的君臣四人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李弘今天情绪不错频频向蔡邕劝酒席间就礼制、律法等问题虚心求教。

“先生兖州刺史丁立和济阴郡太守朱魭虽然违律但其本意还是为了社稷为了百姓。所以我认为朝廷应该在《田律》的相关条款上立即作出解释并适当减免两位大人的罪责。”接着李弘从《春秋》、《礼记》之义上做了一番说明。

蔡邕一直静静地听着神情间并无不快。李弘说完之后他只问了一句话“子民在明堂制度上有什么建议?”

李弘张口结舌愣了半天没说话很是狼狈。

长公主同情地望着李弘急忙岔开了话题。但蔡邕置之不理再次追问了一遍。李弘话中的意思蔡邕当然明白但他现在必须逼着李弘表态。

朝堂争斗要适可而止不能引血雨腥风动摇中兴大业。目前朝堂上的势力虽然错综复杂但要想达到目的还是要先得到长公主和李弘的绝对支持。蔡邕在上计中接二连三地查出问题把矛头对准许劭、杨彪、李玮等朝中势力就是想让郑玄、崔琰、郗虑等人失去支持和帮助让朝堂争斗日趋激烈从而逼迫长公主和李弘做出选择说服杨彪、许劭、李玮等人改变初衷。

其实蔡邕这么做也冒着很大的风险。朝廷中上至京城诸府下至各州郡县如果仔细查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利用律法漏洞或者直接违律的事。各级官吏为了给本官署、本治辖下的州郡县或者给本人宗族捞取各种各样的利益好处无不想方设法各施妙招。像许混、杨懿这样明目张胆违律的官吏不在少数而像丁立、朱魭这样围着律法边缘和朝廷明里暗里斗法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事许劭、李玮、崔琰等人都知道他们手上肯定都有很多大臣违法乱纪的证据现在没有拿出来没有上奏弹劾估计也是考虑到朝堂各方的整体利益所以暂时还在忍着。一旦事情不可收拾他们势必会鱼死网破大家拼个同归于尽一起完蛋。

其实很多官吏本人还是很廉洁的就说许混和杨懿家里有的是钱没有必要贪赃枉法。但他们为了政绩为了完成朝廷下派的任务不得不弄虚作假不得不利用各种机会和朝廷抢夺财赋。另外他们有钱不代表他们的下属也有钱。为了让下属们安心做事为了奖赏下属们做出的贡献他们必须尽可能给自己的下属谋取福利。试想一个县衙只有十几个官吏他们要想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需要付出很多血汗。你让这些人穷得叮当响他们还有热情做事吗?就算有那又能维持多久?既能守得住贫困又愿意任劳任怨做事的官吏世上毕竟很少很少。

至于丁立、朱魭在兖州郡县买卖土地的事朝廷曾派行案使者多次下去协调其中的经过朝廷一清二楚。黄河改道后兖州很多地方成了黄泛区、河滩地有些地方水退沙留沙丘遍地根本无法耕种。这些不可垦地卖出去后最大的难题是重建沟渠以便有利灌溉但朝廷调拨的钱太少。丁立和朱魭没办法只好卖地筹钱。此事虽然违律但当时朝廷是默许的现在倒打一耙的确说不过去。

蔡邕可以想象到李玮的愤怒而他就是想激怒李玮让朝廷局势愈紧张逼迫长公主和李弘让步。他必须这么做。因为双方争斗的时间越长朝堂上的局势就越有可能失控。让蔡邕感到高兴的是长公主的手诏来得非常快。

李弘在蔡邕的逼迫下艰难地说道:“我的意思明堂的事推迟十年再议吧。”说完后他非常紧张地望着蔡邕担心蔡邕一怒之下臭骂自己一顿。

蔡邕显然没想到李弘会说出这句话他瞪着李弘愣了半天。

长公主则喜上眉梢冲着李弘嫣然一笑。她本来指望李弘先到栎阳宫和他仔细商议一下。迫于朝堂现状她打算让步了同意采用五室明堂制。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她必须得到李弘的支持以便通过李弘来强行压制李玮。谁知李弘磨磨蹭蹭的迟迟看不到人反而是蔡邕先到了。当蔡邕逼问李弘的时候她非常担心李弘和蔡邕吵起来。李弘和李玮的关系外人或许不清楚但她知道到了这种关键时刻就算李玮错了李弘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在李玮一边。两人十几年生死与共的交情岂是朝政上的几点分歧就能击碎?

侥幸的是李弘竟然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

蔡邕怒哼一声把手中的酒樽重重放到案几上刚想指责李弘长公主说话了。

“这件事就交给陛下吧。”长公主指着坐在一边百无聊赖昏昏欲睡的小天子说道“三雍建设关系到汉祚命运容不得任何差池。今天我们既然解决不了那就等到将来陛下长大了让他和大臣们一起解决吧。”

小天子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仰头打了个哈欠然后接着长公主的话顺嘴说道:“这种小事交给朕好了朕来解决。”

蔡邕瞪大眼睛涨红着脸张大着嘴巴气得头晕脑胀的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弘则喜形于色笑眯眯地望着一无所知的小天子高兴得连连拱手“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小天子看到大将军奉承自己以为大将军和自己开玩笑赶忙一本正经地坐直身躯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冲着他连连拱手“爱卿神武爱卿神武……”

长公主忍不住掩嘴而笑。

小天子看到姑姑被自己逗乐了突然兴奋起来冲着蔡邕又是连连拱手“爱卿英明爱卿英明……”

长公主伏案大笑。蔡邕非常尴尬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极其难受。

大将军李弘不失时机地举起酒樽恭恭敬敬地说道:“先生退一步吧。陛下有陛下该做的事我们有我们该做的事何必要越俎代庖?”

蔡邕想了一会儿突然捋须而笑“儿孙自有儿孙福。好好啊……”

第二天长公主在凤凰池(中书监)约见丞相蔡邕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商谈有关正月里的祭祀、典礼以及改元的事。

长公主认为建兴这个年号已经用了六年考虑到朝廷已经收复洛阳平定天下的日子也快了中兴大业也走上了正轨应该改元一次表示中兴基石已经奠定中兴大业正走向成功。

因为接近年关朝堂上的危机也有了解决之道凤凰池的气氛很轻松很喜庆笑声不断。

这时御史大夫刘和从长安城送来急奏。徐州特使荀彧违反禁令私下会晤荀谌、辛评、审荣密谋刺杀天子叛逃襄阳。现已被京兆尹余鹏捕获正在审讯。

凤凰池霎时变了天。

谋刺天子?惊天之闻。那可是谋大逆之罪九族尽诛罪无可赦。

长公主大怒。下旨严查凡涉案者杀。

丞相蔡邕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急返长安城。

李弘和亲卫骑飞马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天还没有亮。

鲜于辅、徐荣、张辽、司马懿、傅干、王凌、阎志、蒋济等人都在府内焦急不安地等待着李弘。

“给兖州、青州各部的命令是否已经下达?”李弘不待坐下急切问道。

“命令已经下达了。”鲜于辅说道“我们已急告兖州高览、徐晃、彭烈、魏续青州臧霸、管亥六位将军请他们做好迎战准备。”

“给颖川各部的命令也已经下达了。”徐荣说道“我们要求王当、张绣、纪灵、宋宪四位将军密切注意豫州、荆州方向的动向以防叛军攻击。”

李弘点点头对傅干说道:“即刻奏请天子下旨让青州、兖州和颖川各部集结军队如果叛军来侵则立即予以还击。”

“奏章已经拟好请大将军过目。”傅干从案几上拿起了一卷文书。李弘没有接挥手说道:“立即送到栎阳快。”

李弘坐到案几后面轻轻喘了几口气然后抬头看看众人无奈而痛苦地摇了摇头“前天晚上我和殿下说服了丞相大人三雍的事无限期推迟这个难题将来由天子去解决谁知仅仅隔了一天长安却出了这么大的事……”

众人神情沉重一言不。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

“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同意他们单独见面的?”李弘的目光投向了鲜于辅和司马懿。

和徐州、江东的谈判一直在进行李弘因为政务繁忙很少参加日常会谈都交给了鲜于辅和司马懿。

司马懿低头不语。鲜于辅苦笑“快到年底了我看也谈不出什么名堂就让仲达陪着他们在长安到处走走和一些老朋友见见面这样或许有助于招抚。这件事我曾对你说过你让我奏请天子天子也同意了……”

“天子是同意他们离开馆驿但并没有同意他们可以私下拜会老朋友。”李弘敲了敲案几冷声说道“仲达你给我一个解释他们怎么会单独见面?这次见面是谁安排的?是你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十分愧疚地说道:“我被他们灌醉了当时……”

“伯翰(余鹏)怎么会出现?”李弘一掌拍到案几上怒声吼道“你还要骗我吗?谁让你这么做的?是不是李仲渊?”

司马懿头一低不说话了。

“我告诉过你不要参予朝堂之争你为什么不听?”李弘气得连拍案几“你是不是想把我气死啊?”

“子民冷静一点……”鲜于辅急忙劝道“事已至此还是快想办法阻止事态扩大免得不可收拾。”

“太尉大人现在怎么样?”李弘颓然叹气无力地问道。

“暂时他肯定要回避。”徐荣说道“他和荀彧是叔侄和荀谌也是同宗日子难过啊。”

“辛毗大人呢?”

“辛毗大人已经被羁押。”张辽说道“其他原袁绍的旧部包括太仆丞韩浩大人屯兵武关的子率大人屯兵陕城的苏由大人都要被羁押。”

“那袁耀大人呢?荀正大人呢?他们不会有事吧?”

屋内鸦雀无声寒气层生。

“这事只要适当控制应该不会牵扯到袁耀大人但荀正大人……”鲜于辅低声长叹“想当年晋阳的谋逆大案冤死了很多人这次恐怕……”

“这个李仲渊……”李弘连连摇头无奈至极“他太狠了竟然想出这种主意反击……”

“大将军不要再抱怨仲渊了要怪就怪丞相、太尉他们出手太毒了。”王凌冷笑道“丁立大人他们可以动但动朱魭大人那就是找死。北疆的人岂能让他们这么欺负?”

李弘狠狠瞪了他一眼想骂却没有半分力气。

过了一会儿他指着司马懿说道:“你马上给我离开长安快点离开不要再惹事了。”

司马懿惶恐不安连连点头“我去哪?回河内吗?”

“你立即赶到河东挡住郑玄大师把他接到洛阳去。”李弘说道“我立即奏请天子和长公主殿下拜郑玄大师为太学祭酒即刻赴洛阳重整太学。”

“那辩议的事呢?”王凌奇怪地问道。

“三雍的事无限期推迟还辩什么辩?”李弘骂道“你也去不要在长安给我惹事了。”

“文远你马上回家收拾东西去。”李弘指着张辽说道“我马上上奏天子请他下旨拜你为兖州任刺史先把兖州稳住。”接着他看看鲜于辅和徐荣“我打算让张郃暂领弘农郡太守让高览暂领甘陵国相让徐晃暂领济阴郡太守你们看怎么样?”

“可以应该让他们到州郡任职了否则将来怎么办?”鲜于辅笑道“我觉得颖川太守韩铭也可以回朝了让王当兼领颖川太守吧。”

“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徐荣说道“只要把州郡稳住朝堂上怎么乱都没没关系影响不了大局。”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七节

长安城的气氛非常紧张。

丞相蔡邕亲自赶到京兆尹府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书告太傅杨彪、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太尉荀攸、御史大夫刘和四位上公大臣请他们到丞相府议事商议对策。

太尉荀攸最先赶到丞相府。他一夜未睡脸色非常差。看到蔡邕后他愤怒地说道:“大将军亲口承诺过他不干涉三雍之争为什么出尔反尔?”

“你以为这是大将军干的?”蔡邕摇摇头低声叹道“你错了。”他把大将军建议无限期推迟三雍建设一事简单说了一下“大将军提出这个建议显然是想缓解朝堂上的矛盾以便迅稳定朝堂他不会做出这种事。”

荀攸又惊又喜难以置信地问道:“这是真的?”

“是真的。”蔡邕说道“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可以肯定这是李玮设下的圈套大将军并不知情。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

荀攸长吁一口气摇摇晃晃地坐到席上心有余悸惊魂未定。自古以来只要沾上谋大逆的边那就是族灭之祸。不要说荀家、辛案两个家族了就是整个颖川、汝南的士族都有可能遭到牵连。颖、汝两地门望族非常多姻亲关系极为紧密一旦杀开了头那就不是几家的事而是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事。

“李玮太狠了看样子他是想把我们颖、汝士人一锅端了。”荀攸气得咬牙切齿浑身颤抖。

“我说过不要把朱魭扯进来但你们就是不听。”蔡邕懊悔不已连连叹气“李玮的势力太强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必会遭到强劲反击。这事我有责任我不该听你们的不该听你们的话啊。”

荀攸稳定了一下情绪重新估测了一下眼前的形势心里大概有了底。当务之急是保住颖、汝士人的势力不能让颖、汝势力因为这件事遭受致命打击。

“你见到文若了?”

蔡邕摇摇头“现在长安形势很混乱我们非常被动在事情没有转机之前我不便见他们。不过我已警告余鹏这是谋大逆之案京兆尹无权审问。我立即上奏天子请天子下旨把此案即刻转到廷尉府。”

荀攸若有所思地望了蔡邕一眼。如果三雍一事无限期推迟朝堂上也就不存在礼制争论问题但因此事所引的谋大逆之案还将继续而朝堂上的争斗方向也将随之改变。

从袁耀入朝为卿开始汝阳的袁阀势力再起加上汝南平舆的许家颖川的钟家、荀家、陈家和韩家颖、汝士人在朝堂上的势力越来越大。目前朝堂上的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与此同时随着蔡邕成为丞相青兖两地的士人纷纷得到重用他们也迅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关、洛士人颖、汝士人青、兖士人先后雄起于朝堂也就意味着北疆士人的实力在急骤减弱。北疆士人主要包括并州、幽州和冀州三地的士人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原来追随大将军李弘的一帮士人。

今天朝堂上的形势显然对北疆士人非常不利这从最近两年来朝堂上生的一系列争论就能看出来。这些事如果放在三年前北疆士人在朝堂上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争论。洛阳收复后中兴大业的基石得以奠定朝堂上的权势之争随即愈激烈而三雍一事则把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

三雍一事的争斗表面上看是学术之争但其实就是关、洛颖、汝和青、兖三地士人联手打击北疆士人。

在北疆士人中权势最大的是李玮一系其次是冀州崔家再次是晋阳王家。而以田畴、田豫、刘放为代表的幽州士人因为大多数属于北疆武人一系在北疆士人中反而实力最弱。所以丞相蔡邕等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玮作为打击对象反而没有考虑引这场争论的冀州崔家。

然而在打击李玮之前蔡邕等青、兖士人先打击了颖、汝士人中实力最强的许家然后又打击了关、洛士人中实力最强的杨家其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大家心里都有数。

其实在三雍一事的争论上直接打击李玮就行了完全可以达到目的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但蔡邕等人认为北疆士人的背后是北疆武人是大将军李弘直接打击李玮可能会激怒整个北疆系还是先打击汝南许家和关西杨家把这场争斗的性质确定为学术之争为好。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结果和蔡邕等人的预料大相径庭。

北疆系的文武两道各自给了他们重重一击。北疆士人来“武”的玩了个绝户计把颖、汝士人推上了绝境。北疆武人来“文”的玩了个缓兵之计把朝廷中的士人全部推上了“战场”。朝堂上的血雨腥风扑面而至想躲都躲不掉了。

荀攸匆匆走出丞相府几乎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了自己的马车。

马车里坐着中散大夫荀正。昨天荀彧、荀谌等人被京兆府抓走后他就预感到形势不妙悄悄赶到荀攸府上商议对策。因为事情生得太突然两人大眼望小眼一筹莫展。上午接到丞相的书信荀攸迫不及待地驱车而来并让荀正相随一旦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好即刻商量免得耽误时间。

看到荀攸气喘吁吁惊恐不安的样子荀正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一句话都没敢问。

“前天大将军在栎阳禀奏天子和长公主殿下三雍之事无限期推迟。

荀正心神震骇两眼蓦然睁大强烈的窒息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三雍之事无限期推迟也就意味着朝堂之争全面改向杨家兄弟会握手言和崔家兄弟也会握手言和朝堂各方会趁着这个机会把已经爆的矛盾迅转嫁到颖川士人头上荀家死定了。

荀攸不待他说话接着说道:“你现在去办三件事。第一立即去拜会光禄大夫钟繇告诉他大将军已禀奏天子三雍之事无限期推迟剩下的事他知道该怎么做。第二找个亲信门客让他即刻南下徐州。曹操要想保住江淮就要想办法救文若(荀彧)。即使他不想救文若他也要想办法替自己解脱这对我们摆脱目前的绝境非常有帮助。第三回家写封密信给中书监陈群大人。陈家和我们家是世交颖川士人遭此噩运他不可能视而不见。你拜请陈大人务必说服长公主此案无论如何不能移交给廷尉府审理这可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啊。”

荀正连连点头“我知道我即刻去办。”

“记住这封信黄昏前一定要送到栎阳。”荀攸用力拍拍荀正“荀家能不能起死回生就看这封信能不能及时送到陈群大人手上了。”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和御史大夫刘和先后赶到丞相府而太傅杨彪却迟迟不见人影。

“派人去催催吧。”李弘笑道“风雪太大老大人行走不便估计要迟一会儿。”

“不要等他了。”蔡邕挥手说道“这头老狐狸成精了就算催他十遍他也不会来。长公主还在栎阳等着我们的奏报不能再耽搁了还是先议吧。”

四位大臣把京兆尹余鹏的奏章传阅了一下都没有说话。

“这事牵连到颖州荀家所以……”蔡邕望着荀攸说道“荀大人是不是应该主动回避?”

“没有必要吧。”李弘马上说道“目前证据不足凭现有的几个疑点无法证明他们意图谋刺天子余鹏大人也只是怀疑而刘大人……”“李弘转头望着坐在身边的刘和不满地说道”你匆忙上奏天子未免有些处置不当吧?“

刘和淡淡一笑凑近李弘的耳边低声说道:“陈好和郗虑两位大人拍着胸脯保证你让我怎么办?强行压着不奏?我这颗脑袋还要不要?”

李弘冷哼了一声刚想嘲讽他几句荀攸说话了“我应该回避我马上禀奏天子。至于太尉府的事我举荐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大人代领。”

蔡邕脸色一寒神情颇有几分不悦。

“此事牵扯到徐州曹操兖州方向也许马上就有战事生所以我觉得让鲜于辅大人代领太尉事最为合适。”荀攸接着解释了一句。

蔡邕不好说什么目光转向李弘。

“鲜于辅大人要主掌大司马府的日常事务太忙了不行。徐荣大人要负责重建未央宫政务繁忙也不行。”李弘稍稍想了一下说道“我看让右卫将军、光禄勋张燕大人代领太尉事吧。你们看怎么样?”

大将军和荀攸两人非常默契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搞定了。蔡邕不好说什么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那我们就一起上奏吧。”

“还有一件事。”李弘说道“丁立、许混、杨懿、朱魭四位大人被羁押后兖州刺史部刺史和弘农、济阴、甘陵三个郡国的太守、国相不能长时间空缺以免引起州郡混乱。考虑到目前的特殊情况我建议让张辽将军暂时兼领兖州刺史让张郃、高览、徐晃三位将军暂时兼领三郡国的太守、国村你们觉得是否合适?”

蔡邕、荀攸、刘和暗自吃惊不约而同地望着李弘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非常愤懑的情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恐怕动� �厉一击的李玮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吧?暂领?什么叫暂领?北疆武人一旦进入州郡督领政事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始逐步控制朝政。随着收复的州郡越来越多随着天下逐渐平定这些武人入朝为卿的步伐将不可遏止。

“这……不太合适吧?”蔡邕眉头深皱缓缓摇了摇头“他们常年征战并不熟悉政务如果……”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李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蔡邕“朝堂上可以乱一乱但州郡绝对不能乱。让几位将军临时督领州郡正是为了确保地方上的稳定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李弘的话让三人震骇不已。“朝堂上可以乱一乱”这意思明白不过了。

荀攸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赞同。刘和没有说话他现在怀疑这件事的幕后操纵者可能是李弘而李玮有可能上了李弘的当。

蔡邕凝神沉思迟迟没有表意见。

州郡大吏的任命是丞相的职权所在没有丞相的举荐李弘这话等于没说。而李弘现在提出来却没有运用自己的特权直接上奏长公主显然是不想和中书监生冲突。也就是说自从去年北疆武人和士人分裂后李弘对李玮已不再信任而李玮也有意阻止北疆武人干涉朝政。昨天生的事可能已经激怒了李弘。把荀彧、辛评这些人一锅端了对稳定朝堂对招抚叛逆对朝廷的平叛策略都是一个严重打击北疆武人将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在战场上而李玮则能有效重创朝堂上的对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

李玮锋芒毕露。李弘也罢朝堂上的其他势力也罢都被他逼得手忙脚乱穷于招架。现在京兆尹已经抓到了人御史台也把此案定性为谋大逆而天子和长公主也知道了这个案子铁板钉钉无论如何都要死人了。为了控制局势为了把危害降到最低为了挡住李玮的“进攻”只有借助李弘这张盾牌了。否则到了明年朝堂上至少有一半都是陌生面孔。那些该死的不该死的都到天上去了。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蔡邕挥手说道“我们联名上奏让他们即刻上任务必稳住州郡。”

光禄大夫钟繇听完荀正的话二话不说急驱车赶到大鸿胪府拜会袁耀。

袁耀思索良久驱车赶往太傅府。杨彪是他的姑父要想帮助颖、汝士人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求助杨彪和关、洛士人联手。

钟繇接着驱车赶往太常府拜会许劭。颖、汝士人本来就是利益相连的一体此事若想取得转机先就要把和李弘关系密切的许阀、袁阀牢牢拉住。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八节

杨彪坐在火盆边双手环抱弓着背静静听着袁耀说话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不喜欢袁术甚至憎恶袁术但他喜欢袁术的几个孩子尤其这个袁耀他怎么看怎么顺眼。自洛阳大乱后袁耀跟在父亲后面征战天下饱受苦难父亲死后又返回江淮重整旧部其坚毅的品性和卓越的才华无可挑剔。尤其最近两年分裂多年的袁阀在他的努力整顿下也大有起色。杨彪为此非常欣赏他有心栽培他在他回朝后曾联合朝中很多重臣联名举荐他为上卿。以袁耀的资历和功绩回朝之初就出任九卿根本不可能但杨彪做到了。他先取得了李弘的支持然后又说服了荀攸、许劭、钟繇、陈群、袁涣等颖、汝系大臣结果把原本不可能的事变成了事实。

杨彪就有这样的能力朝中上下对他很敬畏也在如此。当今朝堂上若论权术高低此老稳居第一。即使同辈的蔡邕、杨奇也甘拜下风。李弘在选择天子师的时候没有选择蔡邕而是选择了他那可是经过了一番慎重而全面的考虑权衡了所有的利弊。

袁耀把事情的始末自己对朝堂局势的看法以及挽救危局的对策说完之后躬身恳求道:“请姑父大人务必鼎力相助。”

杨彪呆坐在席上望着火盆里跳跃的火苗很长时间没说话。

“姑父大人……”袁耀担心他睡着了小声催促道“我们没有时间了请您……”

杨彪缓缓坐直身躯连连摇头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袁耀大惊“姑父大人这可是谋大逆之罪啊。荀彧是曹操的人辛评、荀谌、审荣是袁绍的人他们和我们有很深的仇怨如果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肆意诬陷胡说一气那要死多少人?姑父大人请看在中兴大业的份上务必伸以援手……”

杨彪看到袁耀惊慌失措的样子捋须而笑。“孩子你让我很失望啊。”

袁耀愣住了。

“虽然你到河北的时间很短但作为上卿大臣你对朝政的认识未免太过浅薄令人失望。”杨彪苦笑“看样子当初丞相大人极力反对你出任大鸿胪一职的确没错。”

袁耀心慌意乱不知道杨彪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虽然不喜欢你父亲但你和他比起来差远了。”杨彪叹了一口气冲着袁耀招招手“你坐过来我教教你。”

袁耀脸显愧色像个孩子一样坐到了杨彪的身边。

“你能告诉我现在朝堂上最大的危机是什么?”

“当然是谋逆大案了这牵扯到朝堂各方权势。一旦身陷其中必定万劫不复。”袁耀不假思索地说道。

杨彪的笑容显得很慈祥他微微摇头温和地说道:“显光动动脑子再好好想想。”

袁耀想了一会儿大概猜测到杨彪的意思脸上的神情有几分疑惑又有几分茫然。

“收复了洛阳等于奠定了中兴大业的基石天下平定的日子屈指可数几乎与此同时朝堂上隐藏了多年的矛盾也迅暴露并且迅激了。”杨彪不待袁耀回答自己先说了“什么矛盾?想想何进你就知道了外戚之祸已初现端倪。再想想董卓?武人干政祸乱社稷的危险也越来越近了。”

“谁是外戚?”杨彪眯起眼睛望着袁耀问道“不要我说了吧?长公主权力再大朝中大臣的权势再重也比不上大将军李弘手里的军队。而大将军为了自己的权势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军队。李弘现在为什么要带着小天子出征?为什么要给小天子准备实力?为了锤炼天子为了辅佐小天子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给自己将来以外戚的身份继续控制朝政铺路。”

“事实已经摆在这里。大将军有两个女儿大将军和长公主的关系朝堂上下都清楚再过几年小天子长大了长公主自然会向大将军提亲。”杨彪笑道“试问现在朝中哪位大臣敢向大将军提亲?你敢吗?”

袁耀毫不犹豫地摇摇头。向大将军提亲等于和皇帝抢媳妇纯粹找死。

“如果没有大将军也就没有今天大汉中兴的希望。大将军忠诚于大汉忠诚于天子这是朝堂上下的共识。我们都愿意大将军至死都能象过去一样象现在一样始终不渝地拱卫大汉。但大汉四百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外戚始终是危害社稷的最大祸患。当今朝堂上包括长公主包括大将军自己谁敢保证大将军将来不会成为第二个王莽、梁翼。”

“王莽、梁翼等外戚干政祸国的教训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董卓和一帮野蛮的武人倾覆社稷的教训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而我们更不能眼睁睁看着流血流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中兴大业毁于一旦。所以新政中先规定了外戚、宦官、后宫不能干政即使皇统出现了问题国政也由顾命大臣主掌而绝不能交给后宫。违律者以谋大逆罪论处。然而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律法能不能得到遵从关键要看人是否愿意遵从律法。”

“难道……”袁耀迟疑良久小声问道“这就是朝堂最大的危机?这似乎……有点想得太远了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况国事?未雨绸缪是朝廷必须要做的事难道我们眼看着危险一步步逼近还无动于衷吗?”杨彪笑道“当然了外戚干政不是现在朝堂最大的危机朝堂上目前也没有外戚。但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为了中兴大业的成功为了社稷的长治久安朝廷要早作准备不能等到外戚干政了再去亡羊补牢以致双方杀得血流成河汉祚倾覆。”

“那么朝廷用什么办法才能确保大汉律的权威防止外戚干政?很简单官制卓有成效的官制。官制的核心是什么?是皇权和相权的制衡。皇帝做皇帝的事丞相做基相的事大臣们做大臣们的事保持权力的制衡。如此一来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社稷的稳定确保社稷地长治久安。”

“但现在呢?现在的官制是什么?是朝堂各方为了开创中兴大业不得不互相妥协的一种极度畸形的官制。这种官制随着洛阳的收复中兴大业基石的奠定它对社稷的危害对中兴大业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兴大业能否成功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官制的修改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但官制的修改要触及到天子、长公主和北疆武人的利益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兴大业的快推进酝酿了朝堂上一场最大的危机那就是官制的危机。”杨彪拍拍霍然大悟的袁耀笑着说道“它的爆是必然的当它爆的时候它会把所有人都牵扯进去谁都躲不掉。”

杨彪咳嗽了几声伸手拿起一块炭木丢进了火盆然后掸了掸手上的灰继续说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解决这场危机的突破口是什么。”

“官制要想达到最理想的状况先要维持皇权和相权的平衡也就是说外朝要拿回全部的相权而中内朝的权柄会有很大损失。至于兵权则回归于皇权和相权之内。”

“朝堂上如果实现了这种格局长公主和大司马大将军李弘的权柄将遭到严重削弱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何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呢?”杨彪笑道“突破口就在大将军身上。”

“去年北疆士人和北疆武人的分裂其始作俑者就是长公主。洛阳收复后北疆系的权势太大长公主担心董卓之祸重演利用当时朝堂上的形势说服了李玮夫妇并联手骗得了李弘的支持结果官制修改成功而北疆士人和北疆武人也走上了分裂。”

“长公主担心李弘祸乱社稷李弘何尝不担心长公主把持朝政危害朝纲所以他反手一击不但在出征期间带上小天子还迅给小天子培植势力。”

“然而目前的官制严重束缚了两人进一步增长权柄。长公主很难夺回兵权李弘也很难控制朝政而实际上掌控了中书监的李玮则成了限制两人权柄增长的最关键人物。”

“李玮……”杨彪的语气突然凝重起来“李玮是个奇才当今世上能把权术玩弄的如此出神入化的只有他一个我自愧不如。朱俊大人眼光独到竟然相中了这么一个弟子。过去朱俊大人器重他后来张温、马日磾、赵岐等人也极为看重他认为他是大汉中兴的柱石现在看来此言不虚啊。”

杨彪颇为感叹的连连点头“你看如今长公主要倚仗他的权势才能进一步维持和巩固自己的权柄而李弘则要依靠李玮的帮助才能影响和控制朝政两人都不能离开李玮而李玮则能利用他们两人的支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势。”

“但是目前的官制同样阻碍了李玮增长权势。”

“官制的修改非常迫切但为什么长公主、李弘和李玮三人都没有修改官制的意思?因为修改官制要涉及到兵权长公主和李玮不敢动李弘则不愿动。为了打破僵局三方都把目光投向了外朝。”

“长公主如果控制外朝她的权柄自然更加稳固她可以联合内外朝一起威胁李弘迫使李弘交出部分兵权。但长公主一旦势力强劲极有可能形成后宫之祸将来天子无法主政。”

“李弘如果控制外朝兵权和相权联手完全可以有效制约长公主防止将来长公主把持朝政拒绝还政于天子。但这样一来天子主政后极有可能形成外戚之祸。”

“李玮如果控制外朝可谓权势倾天了将来他既能联合李弘逼迫长公主还政于天子也能联合长公主逼迫李弘交出兵权。但李玮这个人野心极大手段狠毒将来极有可能形成权臣之祸。”

“丞相和外朝大臣们当然不愿意受到控制而且他们非常担心将来后宫、外戚、权臣之祸危害社稷所以他们奋起反击这也就是三雍之争的由来。三雍之争虽是权力之争但直接关系到中兴大业的成败为此我们不得不联手相抗。”

袁耀顿悟这才理解李玮为什么敢冒着危害中兴大业的危险断然掀起这场血雨腥风“但大将军为什么建议天子和殿下无限期推迟三雍一事?难道他不想控制外朝?”

“这叫以退为进。”杨彪笑道“武人入朝现在是个绝佳机会。他们的军功太大了将来不打仗朝廷总不能让他们回家种地所以该入朝的还得入朝。看看朝堂上关中的马家晋阳的王家就知道军功阶层最后终究要弃武从文成为士族。社稷平定了没有仗打了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也要研习经文了。早在晋阳的时候大将军就让军中将领学习经文学习治国之术他早就做好准备了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让武人入朝而现在就是机会。”

“丞相和朝中大臣会答应?”袁耀担心地问道。

“丞相和一部分大臣当然不会答应。不过从外朝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愿意和大将军联手。大将军可以让武人入朝解决武人的出路问题并且依旧控制兵权而我们则可以得到部分兵权互利互惠。这对维持目前的官制有效遏制长公主、大将军和李玮三人权势的增长有极大好处。”

“虽然大将军出身贫寒桀骜不驯至今还披散着一头长象个蛮人一样但他为人忠义对大汉、对天子极为忠诚。十几年来如果他有篡逆之心如果他想控制权柄还不是举手之劳?另外大将军失去了记忆一直没有恢复他没有亲人家族小雨夫人也没有亲人风雪夫人是大漠蛮女对我们更没有任何威胁因此将来就算大将军做了外戚但在天子、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的联手对抗下还是能有效制约的。”

“但是……”袁耀苦笑道“现在李玮的凌厉一击打的是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你知道李玮为什么把矛头对准颖、汝士人吗?”杨彪笑眯眯地问道。

袁耀想了一会儿迟疑着说道:“北疆武人和北疆士人分裂后大将军当然要拉拢我们了否则他如何让武人入朝?从目前朝堂局势来看李玮大人显然不愿意让武人入朝。”

“对。不愿意让武人入朝的不只是李玮还有长公主。如果武人入朝大将军会慢慢摆脱对李玮的依赖继而会排挤李玮一系逐渐控制朝政。但我们需要武人入朝因为我们可以让朝堂上继续维持这种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局面继而我们可以利用北疆武人的力量把相权和兵权有效结合一点一点地夺回被长公主占据的相权最终完成皇权和相权的制衡修改和完善官制并持续维持这种有利于社稷稳定的官制。”

“打击你们重创你们把你们赶出朝堂大将军也就失去了你们的支持这等于断绝了武人入朝的可能大将军理所当然会展开反击。”

杨彪手捋长须微微笑道:“你回去吧安心等着大将军会找你的。”

“回去?”袁耀诧异地说道“姑父大人你怎么知道大将军会来找我?大将军和李玮的关系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他们之间的默契……”

“你不要担心……”杨彪笑道“袁绍和你父亲是亲兄弟结果如何?大将军虽然不会舍弃李玮但他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姑父大人……”袁耀躬身再次哀求“请您务必相助啊。”

事关生死袁耀怎肯轻信杨彪这番话?杨彪不满地摇摇头“你小子太笨了。我再问你一句话李玮为什么不把矛头对准青、兖两地的士人?要知道现在的丞相可是蔡邕是兖州陈留人李玮只要把青、兖两地的士人打倒了蔡邕也就倒台了他距离丞相的位置也就更近了。”

“姑父大人丞相蔡邕、廷尉卿张邈、太仆卿孔融、将作大匠董昭、司隶校尉陈宫等公卿大臣都是兖州、青州人而且他们的背后有前将军、卫尉吕布大人有龙骧大将军、执金吾赵云大人其权势之大李玮敢动吗?”袁耀哭笑不得。

“青、兖两地的士人为什么权势这么大?”杨彪冷笑“告诉你因为青、兖两地的士人有很大一部分是长公主的人现在你懂了吗?蔡邕是长公主的老师你忘记了?”

袁耀明白了他掉头就跑了。

丞相府。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要求亲自审理此案。

丞相蔡邕则坚决要求把此案移交廷尉府审理。

两人争执起来各不相让。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九节

下午李弘回到大司马大将军府神情很疲惫。

鲜于辅、傅干等人急忙迎上询问商议结果。李弘苦笑“最关键的事没有办成。我要求亲自审理此案但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坚决不同意还拿大汉律驳斥我。太尉大人不好支持而太傅大人竟然躲在家里不出来。”

“太傅大人没有参加议事?”傅干非常吃惊。

“丞相大人催了几次我也催了几次但他就是不露面。”李弘气得连连甩手“如果他能支持我好歹我也能占点优势这个老狐狸……”

傅干、王凌等人还想再问李弘摆摆手“我太累了让我一个人静一下我要好好想想。”

李弘披着一件毛褥子懒洋洋地斜靠在案几上闭目沉思。

火盆里的炭火稍稍大了一点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味。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鲜于辅走了进来。

李弘睁开眼睛坐直了身躯。鲜于辅在他旁边坐下伸手拿起火钳去拨弄炭火。李弘把毛褥子盖到了鲜于辅腿上“天太冷了。这雪不知道要下到哪一天?”

“总要个三四天吧。”鲜于辅说道“不知道河西的情况怎么样了?今年冬天子玉(阎柔)他们要吃苦了。”

“他啊日子过得肯定比我们好。现在大概正在一边烤火一边喝酒逍遥快活。”李弘笑道“我们就不行了晚上连睡觉都不踏实。”

鲜于辅笑笑放下火钳随口问道:“你看要不要和仲渊见次面?”

“合适吗?”李弘摇摇头“这件事虽然是仲渊干的但谁有证据?表面上看此次打击的是颖、汝士人但其实针对的是我们。现在我乘机胁迫朝廷让张辽他们督领州郡从中得到了好处朝中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是我干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鲜于辅问道“此事一旦交到廷尉府辛评、荀谌他们就没有活路了。廷尉府的人随便编个证据就能把他们的脑袋砍了而且还能牵连一大批无辜。”

“仲渊这一手最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让荀彧、辛评等人见面的是我们抓人的是京兆尹审讯的是廷尉府定罪的是御史台下旨砍头的是天子和长公主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李弘无奈地笑道“将来朝堂上乱成一团受益最大的是他其次是我们所以仲达(司马懿)才答应了仲渊的要求。但仲达哪里知道现在朝堂上的斗来斗去其实就是为了我手中的兵权啊。如果谋大逆一案成立颖、汝士人遭到重击我们和外朝随即成为死敌而长公主则步步进逼。至于仲渊可能会得到外朝和长公主的支持渐渐控制整个朝政。如此一来北疆系的分裂将更加严重我们将非常被动。小天子将来想顺利主政难如登天。”

鲜于辅犹豫了片刻慢慢说道:“仲渊的目的大概主要还是想救出丁立和朱魭两位大人他并不一定是针对我们。”

李弘笑了起来。

“大汉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朝堂上下无人不知其教训之惨痛刻骨铭心。从孝灵皇帝驾崩到现在不过十三年这十三年给大汉社稷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也罢朝中的大臣也罢死去的袁绍也罢依旧负隅顽抗的刘表、曹操、刘备等人也罢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拯救大汉以避免灾难的继续和再度生。所以朝堂上至今还在争斗战场上至今也还在厮杀。”

“过去我们和仲渊、公定(朱穆)、益谦他们一起为了北疆而奋战为了拯救大汉而努力我们在策略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我们在治国理念上没有根本分歧。但随着时间的延续随着中兴大业的逐步展开我们在策略上治国理念上产生了分歧继而双方在利益上也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去年北疆人控制了中书监控制了国政决策权随即北疆人开始分裂。为什么分裂?是因为有人损害了我们的权势我们的利益。我们认为控制朝政控制兵权的应该是我们武人……”李弘说到“武人”两个字的时候声音突然提高了“仲渊他们显然没想到我们会做出这么强烈的反应甚至包括你大概都没想到吧?北疆人过去没有武人和士人的区别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一起决策或者很多时候是我们武人做出决定仲渊和公定他们去执行。但上次情况变了事情反过来了仲渊他们在朝中控制了决策权后竟然对我们的决策置若罔闻强行要求我们接受朝廷的决策。这是我或者说是大多数武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我断然决定反击。”

“仲渊他们遭到了重击北疆人随即分裂。”

“这里面有北疆士人的原因也有我们的原因。我刚才说了中兴大业走到这一步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根本分歧。仲渊他们有自己的中兴策略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我们也有我们的中兴策略有我们的利益所以双方之间的分裂很正常非常正常。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我们当初就不是一种人过去能走到一起能齐心协力其实也就是为了这一天为了权势倾天的这一天。”

“分裂了有分裂的好处而且分裂的好处非常明显。你看北疆累分裂了对朝堂威胁最大的势力分解了朝堂上的形势马上大变。”

“现在长公主和仲渊夫妇走得很近朝堂上的部分势力也迅靠拢仲渊。如今仲渊羽翼丰满成为朝堂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很好。我们也一样我们和北疆士人分裂后各地士人和我们的关系迅改善我们现在是朝堂上实力最强的力量。没有仲渊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一样可以控制朝政。”

“当然了我们都还是北疆系合则无坚不摧分则实力大减。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北疆人自然会联手抗敌。十几年来我们和仲渊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感情一般人很难理解。”

“这一次仲渊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朝堂各方的激烈矛盾让大量武人入朝。如果我们能妥善解决此事把谋大逆之案的影响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我们还能进一步改善和士人的关系并把朝堂局势向有利于我们控制兵权和朝政的方向推进。”

鲜于辅连连点头欣慰地说道:“子民还是你看得透彻。过去以为你只有打仗厉害现在看来你在朝堂上更厉害。”

“你只要把朝堂当战场竭尽全力去赢取胜利绞尽脑汁用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你就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李弘笑着拍拍鲜于辅的后背“朝堂其实很简单它就是社稷的一个门面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利益。这些利益就象一个大饼你只能吃一口剩下的要给别人吃。如果你多吃了一口那别人就吃亏了就要对付你要吵嘴打架。打得不好整块大饼就打碎了。但人都有贪欲都想多吃一口都想占便宜不想吃亏怎么办?”

“把饼做大只有把饼最大让大家都能多吃一口那问题就解决了。但把饼做大需要时间需要齐心协力有些人未必愿意。于是有些人在做更大的饼有些人在偷懒卖滑有些人一门心思想把现在这块饼独自吃了这样各种各样的花招也就出来了这就是国政。最好的国政是用各种办法让大家做更大的饼而最差的国政的是大家争吵不休把现在这块饼打碎了。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好国政需要许多手段而用得最多的手段就是欺诈。”

“自古以来兵不厌诈只要能击败敌人即使违背良心欺诈对手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原谅自己的。”

鲜于辅暗暗吃惊心里一阵寒两手不由自主地把腿上的毛褥子向上拽了拽。

“这么说你有对策了?”

李弘皱皱眉“想法不是很成熟。我对你说说你看行不行。”

目前朝堂上的争斗最终目的还是夺回我的兵权。

洛阳收复后中兴大业的基石已经奠定采用何种平叛策略其实无所谓直接影响中兴大业的是我们的朝堂我们的中兴策略我们的新政而对中兴大业危害最大的就是我手上的兵权。

只要兵权控制在我手上朝堂上下寝食不安。

“所以我打算辞去大司马一职还是做我的大将军。”李弘平静地说道。

鲜于辅骇然心惊刚想出言阻止蓦然想到李弘必定留有后手这肯定是以退为进的缓兵之策还是继续听李弘往下说吧。

“在军中最为长公主信任的是子烈(徐荣)最为外朝大臣所认同的也是子烈所以……”李弘看了鲜于辅一眼“我打算举荐子烈为大司马。”

目前朝中资历最老的暂时没有官职的而又能得到各方认同的将军只有徐荣。鲜于辅有胡人血琉麴义的性格飞扬跋扈两人都不合适出任大司马一职。

上午我对丞相大人说了在太尉大人回避期间太尉事暂由飞燕代领。荀攸大人这个太尉做不了几天了此事最后不论结果如何他都要主动请辞。这样将来飞燕做太尉子烈出任大司马你代替飞燕出任光禄勋再加上卫尉奉先(吕布)、执金吾子龙(赵云)我们六个人在朝堂完全可以控制兵权。我实在没有必要顶个大司马的官衔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鲜于辅犹豫了片刻迟疑道“子烈对长公主言听计从如果他在兵事决策上听从长公主的将来的事情可能……”

鲜于辅和徐荣有些矛盾。几年前在晋阳的时候长公主曾在北疆强行推行“土断”之策当时主持河东军政大权的徐荣坚决支持鲜于辅为此和他差点反目认为徐荣背叛了李弘。现在李弘想退到幕后把徐荣推到幕前鲜于辅非常担心害怕再次生同样的事。

“我正是需要子烈(徐荣)支持长公主。”李弘笑道“换句话说适当的时候长公主可以通过子烈拥有部分兵权以解决在国政决策上碰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极大缓解目前官制中的弊端对国政决策所产生的制约。同时也通过徐荣参隶尚书事进一步帮助武人影响和控制国政决策权。”

如果徐荣以大司马的身份参隶尚书事那么就有六位上公大臣和长公主一起决策国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傅、大司马、大将军其中北疆武人占了一半这对长公主的最后决策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国政决策主要是中书监而中书监又实际上控制在仲渊(李玮)手上上公大臣们对长公主的影响并不大。”鲜于辅觉得李弘这个办法未必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你知道仲渊为什么拒绝担任中书监而在外朝做一个大司农卿吗?”李弘笑着问道。

“他还不是和你一样担心锋芒太露成为众矢之的。”鲜于辅笑道“那小子狡猾得很轻易不会做个出头鸟。”

“不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外朝建立势力继而控制外朝。”李弘摇手道“他的目标是丞相。”

“他想做丞相?”鲜于辅诧异地望着李弘连连摇头“他资历不够除非再过十年否则绝对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李弘用力挥挥手大声笑道“把朝堂上有资历做丞相的大臣都赶下去仲渊不就顺理成章入主丞相府吗?”

鲜于辅目瞪口呆“子民你想干什么?”

李玮如果做了丞相既控制了外朝又控制了内朝最害怕的不是别人而是长公主。长公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玮的人统统赶出中书监或者甩开中书监重新起用尚书台以尚书台作为国政的决策中枢。

李玮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我们的鼎力相助。也就是说他要把外朝的大门向北疆武人敞开让北疆武人尽可能进入朝堂。

“我们做一个设想如果朝堂上形成这种格局长公主在得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只有拱手让出权柄她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但正因为我们预先设下了子烈(徐荣)这步棋长公主有了反击的实力她可以迅做出回应以尚书台为权力中枢继续掌控权柄。”

鲜于辅恍然大悟“你想重新控制尚书台?”

“对。”李弘微微笑道“上次长公主和朝廷为了削弱我的权力修改官制设中书监为权力中枢把尚书台丢到了一边把它变成了个养老的地方。现在没人关注尚书台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谁都不会注意到尚书台。”

“最近长公主下旨调整了一批官吏赵戬、左彦、王烈等人都被调进了尚书台而余鹏则被拜为京兆尹陈登也到宗正府任职。显然仲渊这是在为自己增加外朝实力而把我们的人调到尚书台养老。好好事啊……”李弘笑道“这次我乘着请辞大司马的机会把更多的人调进尚书台将来局势一变国政决策就到了我们手上不费吹灰之力。”

“到了那个时候北疆武人不但在外朝已经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控制了权力中枢尚书台朝政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李弘喜笑颜开非常兴奋地问道:“羽行兄你看此策如何?”

“我先退一步迷惑他们一下让朝堂上的危机暂时缓和下来以赢得各方的好感并得到部分士人的拥护。”

“然后再帮助李玮入主丞相府逼迫长公主和李玮分裂。这样我们在外朝可以形成各方势力之间的制衡有效制约李玮削弱李玮的实力;在内朝可以控制尚书台控制决策权为小天子将来主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鲜于辅想了很久突然问道:“你要杀多少人?”

“不不不……”李弘连连摇手“我不会杀人。我不但不杀人我还要尽可能保护所有可能被杀的人。只有这样此计成功之后我才能稳住朝堂局势才能稳住中兴策略才能争取足够长的时间等待小天子长大。如果朝堂上一直这样激烈争斗不要说平叛策略将一再延迟就连刚刚起步的中兴大业都有可能保不住。”

十二月上栎阳。

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坚决要求亲审此案而且一连三奏这让长公主大感为难。

她先下旨批准了太尉荀攸的恳求允许他回避并拜光禄勋张燕暂领太尉事主持太尉府的日常事务。同时她召集中书监大臣议事。中书监陈群竭力上陈认为此案由天子老师亲审最为合适并力荐太傅杨彪、大将军李弘共同主审。

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太仆孔融、廷尉张邈极力反对连连上奏劝谏。廷尉张邈还亲自赶到栎阳呈述原因认为不合律法。

长公主委决不下私下召见大司农李玮、少府张范征询意见。

两位大臣也认为此案应该由廷尉府审理。李玮说实在不行就由殿下亲审。殿下去一趟长安露个面剩下的事就交给廷尉府去办。年底前此案一定能水落石出。

长公主 随即做出决定并让中书监拟旨。

陈群闻讯大惊失色连夜派人急报长安大将军李弘。

十二月中谋刺天子案生的第五天大司马大将军李弘上奏天子请辞大司马一职。

李弘在奏章中声泪俱下表示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中兴大业的成功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今臣决心西征西疆不平则臣不归。臣可能就此马革裹尸再无归期特辞去大司马一职以免贻误国事。

朝堂震惊。

长公主手诏大将军极力安慰。她和中书监、尚书台等大臣仔细商议但谁都猜不透李弘的心思。难道他当真要放弃兵权?大将军想干什么?

第二天一早丞相蔡邕、代领太尉事的光禄勋张燕、御史大夫刘和等二十多位公卿大臣齐聚栎阳宫。这次太傅杨彪来了而且还是第一个到。大臣们紧急商议对策。

丞相蔡邕鼓掌相贺认为此奏足见大将军的忠诚天子和朝廷应当接受大将军的辞呈并建议废除大司马一职。

无人响应。

此时此刻大将军突然上奏请辞大司马绝不是交出兵权这么简单的事闹得不好可能是一场血腥杀戮。想想当年董卓在洛阳的暴行大臣们就不寒而栗。现在还是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为上策这等难题还是交给长公主解决为好。

卫尉吕布上奏洛阳虽然平定但距离天下平定之日还遥遥无期此刻万万不可拿去大将军的兵权以免动摇军心。

鲜于辅、徐荣、麴义、张燕、赵云、袁耀、贾诩等大臣也急忙上奏劝谏长公主不要接受大将军的辞呈。这里面除了鲜于辅和徐荣没人知道大将军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张燕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是极度震骇。

太常许劭、大司农李玮等大臣也接着上奏认为长公主应该慎重。即使大将军极力请辞那最好也要等到天下平定后再接受。

太傅杨彪突然说话了。

大将军主要是太累连连在外征战就算是铁人也要累垮了。而且他回到长安后日夜处理政务没有休息过一天。尤其是最近竟然还出现了谋刺天子的大案他能不忧心如焚急着要出征西疆吗?所以臣认为殿下接受大将军的辞呈那才是真正爱惜大将军。至于大司马一职不能废除还是让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出任为好一来可以分担大将军的忧苦二来也能维持朝堂的稳定有助于中兴大业的推进。

长公主和大臣们商讨了三天。期间大将军又来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再一次恳求天子和长公主接受他的请辞。

长公主最后采纳了杨彪的奏议接受大将军的辞呈。

同日长公主下旨拜右车骑将军徐荣为大司马、参隶尚书事。

大将军接到圣旨后感谢天子和长公主殿下的圣恩并再次恳求亲审谋刺天子案。

这次没有任何大臣提出反对意见。

长公主下旨大将军李弘、中书右令刘放主审谋刺天子案。

荀彧、辛评、荀谌、审荣四人先后走进大堂的时候他们先是看到了丰盛的酒菜。四个人又惊又怒看样子吃完要杀头了死得冤啊。十几天前他们在酒筵上被抓了进来睡了十几天的牢房人没有看到一个话没有说一句接着又要吃断头饭走人了。

这时他们看到大将军李弘走了进来。李弘笑容满面热情招呼他们坐下。

荀彧冷冰冰地问道:“这是断头筵?”

李弘笑笑“天子下旨让我主审此案。”

四个人喜出望外。审荣大概太激动了竟然流下了眼泪。长安的事他们大概都清楚设计陷害他们的肯定不是李弘而是李弘的对手。把他们杀了中原局势立刻紧张而且从此没人相信李弘了也没人敢投降李弘了将来南方的仗会打得非常艰苦这是李弘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现在李弘主审此案可能彻底翻盘他们的命不但能保住就是他们在长安朝廷的宗族亲人也能免除一场无妄之灾。

辛评坐下后感激地说道:“这十几天来多亏了大将军的照顾否则我们……”

“惭愧我没能兑现承诺很对不起你们。”李弘摇摇手“你们暂时在这住一段时间等过完年后我再想办法替你们脱罪。”

辛评等人连声感谢。

李弘指指荀彧:“荀大人我想问一句如果曹大人知道你因为牵扯到谋刺天子案被抓进了牢房生命岌岌可危他会做出何种对策?”

荀彧大笑“大将军以为呢?”

“我想襄阳的和谈使者很快就要赶到长安了。”

荀彧稍显惊愣旋即恍然脸露敬佩之色。

十二月下李玮找了个借口亲自赶到大将军府拜会李弘。

李弘和他闲聊几句后突然说道:“仲渊你是不是应该做丞相了?”

李玮吃了一惊连连摇手“大将军我还想多活几年你不要吓我。”

李弘大笑“你应该考虑考虑这是个好机会啊否则不要说修改《田律》了就连丁立和朱魭的性命都很危险啊。”

李玮心中暗凛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送走了李玮李弘急书大鸿胪袁耀来大将军府一晤。

袁耀接到书信后大喜急忙驱车而来。他等这封书信等了十几天总算等到了。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十节

大鸿胪袁耀向大将军表达了颖、汝士人的感激之情。

此次如果不是大将军主动放弃大司马一职长公主和朝廷不会同意大将军审理此案。大将军放弃了大司马的官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向长公主和朝廷交还了部分兵权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大将军为了缓和朝堂上的激烈矛盾为了确保中兴大业基石的稳固断然决定以手中的权力换取对颖、汝士人的保护这种胸襟和气度不但让颖、汝士人感激涕零也让朝中大臣们为之折服。

袁耀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李弘一笑置之十分担忧地说道此案最头痛的地方就是没有证据证明荀彧和辛评等人见面仅仅是为了叙旧。相反如果要证明荀彧、辛评等人聚在一起是蓄意谋刺天子倒很容易随便臆想编造几个证据再强迫他们画押就行了。

袁耀当然知道任何案子只要沾上谋逆就算是假的冤枉的也会在各方势力的有意推动下变成真的。这是打击异己的最好机会不死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一般来说主审这种案子的官吏即使有心想查明事实但面对天子和各种权势的重压面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最后也只能违背良心。毕竟杀人比保人的利益更大这其中的利弊谁都会权衡。

现在大将军就面临这种艰难处境虽然他不惜一切代价拿到了主审权但他要想翻案要想保住荀彧、辛评等人的性命要想保护颖、汝士人的权势难度非常大。

袁耀没有说话他静静地听着。大将军既然约见自己那一定有了解决之策。

“我们没有真实而又详尽的证据可以证明此案是个冤案那么就算我竭尽全力拖延审讯的时间最后的结局还是一样。”李弘摇摇头低声说道“这也是长公主和朝廷答应我的要求同意我主审此案的原因他们知道我无法找到证据无法替荀彧、辛评等人洗脱罪名。”

“现在我唯一有利的条件就是时间。我有足够的时间寻找证据。”

袁耀觉得李弘这句话很荒谬。荀彧和辛评等人身份特殊本身就具有谋逆的可能他们聚在一起就算一句话不说也可以推断他们有刺杀天子的阴谋。这根本不可能找到证据。“

袁耀脸上的沮丧表情落在了李弘的眼里。李弘遗憾地摇了摇头“我和你父亲还没有相识的时候你父亲就已经准备杀我了。我们之间的交情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你和你父亲相比有天壤之别。有时我常常想你是公路兄(袁术)的儿子吗?”

袁耀心里一颤神情惶恐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是一件冤案有人故意设下了陷阱表面上看这是对付你们但实际上……”李弘拖长声调低声问道“你说这是谁设下的陷阱。”

“我觉得是李玮大人。”袁耀直言不讳地说道。

“是不是朝堂上的人都这么想?”

袁耀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脸露愤怒之色。

“这个陷阱好厉害先打击颖、汝士人让李玮大人成为众矢之的然后再联合所有的人围攻李玮大人。待李玮大人倒了我大概离死也就不远了。”李弘笑道“好计好厉害的连环计为了杀我竟然殚精竭虑设下如此妙计骗过了朝堂上所有的人。”

袁耀头一晕蓦然想到什么脸色骤变。

今日朝堂危局是蔡邕大人最先挑起的他先打击了许劭然后又打击了杨彪接着又打击了李玮。此刻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以蔡邕为的青兖士人独自对抗以杨彪为的关洛士人以许劭、荀攸为的颖汝士人和以李玮为的北疆士人三大权势的格局。

以一对三丞相大人显然不是对手而李玮也不会糊涂到在这种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还蓄意挑起自己和关洛、颖汝士人的之间矛盾自毁阵脚。也就是说这件事不是李玮干的而是丞相大人和青兖士人精心策划的目的是破坏北疆士人和关洛、颖汝士人之间的联合然后借助谋逆大案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颖汝士人挑起关洛、颖汝士人对李玮等北疆士人的仇恨然后联合关洛、颖汝士人围攻李玮。正如李弘刚才说的李玮倒了北疆系势力大减李弘将来在朝堂上的日子也就很难过了。

那日杨彪曾告诉自己丞相大人是长公主的老师而很多青兖籍的大臣都是长公主的人。换一句话说长公主可能一直在有预谋有步骤地利用丞相和青兖士人的力量挑起朝堂内斗削弱朝堂各方的权势继而打击李弘和李玮的实力把权柄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丞相大人和青兖士人的背后有吕布和赵云两位大将即使李弘倒了军队也还能控制而李玮倒了北疆士人中还有晋阳王家和冀州崔家可以拉拢这大概也是长公主选择丞相大人和青兖士人作为自己的力量打击对手和控制权柄的重要原因。

如果今日朝堂危局的背后操控者是长公主那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袁耀连打几个寒战冷汗“唰”地就出来了。

“现在你明白了?”李弘面如止水平静地问道。

袁耀点了点头。

“他们本来要成功了但我退了一步抢到了扭转局势的时间。”李弘挥了挥手“我只能帮你们这么多剩下的事要靠你们自己去解决了。”

袁耀晕头晕脑地走出了大将军府。

望着袁耀惊慌的背影李弘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转身向书房走去。

“你没把袁大人吓坏吧?”鲜于辅看到李弘走进来笑着问道。

“要想帮助仲渊(李玮)入主丞相府先就要消除仲渊和关洛、颖汝士人之间的矛盾。”李弘说道“如果他们不联手不能齐心协力就不能打击青兖士人也就不能迫使丞相大人引咎辞职。我说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违背良心做点事。”

“如果仲渊看穿了我们的意图极力按捺住自己的冲动暂时不去做丞相继续维持目前的局面怎么办?”鲜于辅担心地问道“刚才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仲渊很聪明他肯定要考虑自己做了丞相后朝堂格局的变化如果形势的展对他不利他未必会像我们预想的那样把丞相大人和所有有资格做丞相的大臣都赶出朝堂。”

“朝堂上的主动权现在控制在我手上。我要他做丞相他就得做丞相跑都跑不掉。”李弘笑道。

鲜于辅看了看李弘轻轻叹了口气“希望我们能控制局势否则朝堂上极有可能混乱不堪。丞相大人不会出事吧?”

“不会。”李弘坐到席上轻松说道“我手中抓着颖、汝士人的性命如果他们失控我就把刀举起来吓吓他们。”

两人相视而笑。

当天晚上袁耀找了个借口把光禄大夫钟繇、太常丞袁涣、大司马府长史陈卫请到了府内。

袁耀把今天大将军的话对三人说了一遍询问对策。

“文欣你一直在徐荣大人身边可曾听他说过什么?”

陈卫摇摇头“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这类事情一般只有公卿大臣们才知道而且他们不会随便说更不会和我们这些下属商议。我觉得大将军这番话内含玄机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

“大将军的意思很明显要我们和李玮大人联手对付丞相重击青兖籍大吏。”袁涣说道“有些话大将军不好明说但事实是如果要翻案洗脱辛评、荀谌等人的罪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造一个冤案把谋刺天子的罪名推到别人头上。”

屋内霎时一片死寂。袁耀和陈卫惊骇地望着袁涣。钟繇若有所思沉默不语。

“你是说……丞相?”袁耀虽然也有这个念头但当他从袁涣的嘴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觉得极度的惶恐和不安。

“李玮凭什么帮我们?难道这件事真是丞相所为故意陷害李玮?”陈卫迟疑良久摇摇头“这件事肯定是李玮干的不会错。你们想想京兆尹余鹏抓人的时候大将军和丞相都在栎阳谁都不知道天子和长公主已经接受了大将军的建议无限期推迟三雍建设。那个时候朝堂各方正在为年初的明堂制度大辩论而摩拳擦掌当时是经学派系之争。”

“文欣说的对。”钟繇说道“最初丞相大人对付太傅杨彪、太常许劭和大司农李玮纯粹是为了三雍一事。当时朝堂各方正陷在经学对战之中北疆、青兖、关洛和颖汝四地的士人还没有生权势之争。等到天子下旨推迟三雍建设后朝堂上的这场争斗才突然调转了方向变成了各地士人的权势之争。大将军在误导我们他想推倒丞相。”

如果丞相倒了有机会坐上丞相位置的大臣很多。先就是宗室大臣刘和其次是关洛士人中的杨彪、杨奇兄弟颖汝士人中的荀攸、许劭青兖士人中的张邈、孔融相反北疆士人中却一个也没有。但现在的问题是颖汝士人和关洛士人要为辛评等人翻案他们要联手对付青兖士人也就是说张邈和孔融有可能和杨彪、杨奇、荀攸、许劭四位大臣一样因为家族内部有人违反了律法受到了牵连而失去争夺丞相之位的机会。

那么有实力坐上丞相位置的只剩下御史大夫刘和一人。

“如果刘和大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出任丞相那么……”袁涣的目光从钟繇、袁耀、陈卫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那就是大司农李玮了。”

四个人骇然心惊。

“如此说来大将军的话可能是真的。”钟繇指指袁涣和陈卫说道“我们三个人到北疆这么多年对长公主还是很了解的。从新政的制定和实施开始长公主就在不同的时期利用不同的力量夺取和控制权柄。短短几年内朝廷连续修改三次官制每一次官制的修改她都夺回了一部分权力。去年官制的修改甚至直接导致北疆系分裂由此可见长公主的手段。”

“这次朝廷危机爆的原因如果和大将军的推测一样那么三雍之争、经学之争可能就是长公主蓄意制造出来的。等到朝堂各方打起来了她再以稳定朝廷为借口下旨推迟三雍建设朝堂争斗的方向随即转为士人之间的权势之争。”

“现在大将军迫于形势交出了部分兵权丞相大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如果再让李玮入主丞村府内外朝就全在她的掌控之中。即便是大将军也难以和她正面抗衡。如此一来小天子将来要想主政难如登天啊。”

“那李玮岂不是一代权臣?”袁耀难以置信地摇摇头“到底是丞相陷害我们还是李玮陷害我们?”

“这已经不重要了。”袁涣苦笑道“丞相也罢李玮也罢失去了大将军的支持照样可以在朝堂上立足但失去了长公主的支持那就是死路一条。三雍之争是丞相最失策的地方这直接导致长公主放弃了对他的支持转而扶持李玮打算让他入主丞相府。李玮虽然权势很大但他这个权势是长公主给的尤其是他失去大将军的支持后他更要牢牢依靠长公主了。李玮对长公主言听计从而长公主则依靠他控制内外两朝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公主的权柄越来越牢固将来……”

“将来吕后干政的历史可能重现于朝堂。”陈卫小声嘀咕了一句。

四个人商量了一夜没有想出任何办法阻止这种形势的展。目前颖汝士人要自保要救出辛评、荀谌等人同时中原急需稳定也迫切需要救出荀彧因此现在和李玮握手言和联手对抗丞相和青兖势力是当务之急。

不过他们拿出了一个可以长久有效地遏制长公主把持权柄的办法那就是坚决支持大将军设法离间、分裂长公主和李玮的关系尽力保持朝堂上的权力制衡。

大将军正在竭力扶持小天子为小天子将来主政打基础此时此刻无论如何都要和关洛士人一起坚决站在大将军一边和北疆武人鼎力合作。武力是解决朝堂问题的最后武器如果朝堂上出现了类似“吕后干政”这种事并且已经危及到了社稷的安全大将军有可能出手。毕竟当年他曾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他什么事都敢干。长公主虽然非常厉害但她最大的弱点就是至今没能控制军队。

李玮做了丞相权力大了同时又控制着内外朝难免不会引起长公主的忌惮。此时只要抓住机会设法挑起双方之间的矛盾离间双方让双方反目成仇到时李玮就死定了。从这一点考虑现在可以大力支持李玮直到把他送上乱坟岗为止。

天亮之后四个人匆匆分手各做各的事。

袁涣借口向许劭禀报政务拜会许劭去了。陈卫借口大司马府有事和太尉协商到荀攸府上去了。

袁耀匆匆赶到太傅府上向杨彪禀报详情寻求帮助。

钟繇则去拜会大司农李玮双方言谈甚欢。钟繇告辞离开时李玮笑着说我听说郗虑大人是位孝子腊月二十八是他母亲的寿辰每年到了这一天他都要在家陪伴老母。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求学的时候他也风雨无阻几十年如此不容易啊。

腊月二十八太常丞袁涣拜会治书御史郗虑并送了一封重礼为他母亲贺寿。郗虑为人低调除了李玮、崔琰、赵松等极少数大臣外没人知道今天是他母亲寿辰。郗虑很感动。第二天郗虑回拜并送给袁涣一份“薄礼”作为回谢。

当天晚上袁涣派人把这份“薄礼”转赠给了袁耀。袁耀又连夜转赠给了大将军。

大将军看完之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大汉有这种祸国殃民的官吏岂能不亡?”

主薄蒋济被连夜召见。

这是一份陈留济阳县令写给朝廷的弹劾奏章而弹劾的对象就是陈留太守张。奏章中说张在洛阳大战期间利用军需囤积于本郡的机会伙同自己的三个兄弟擅自挪用军需从事买卖土地等不法勾当从中牟职暴利。这位县令还怀疑张和他的兄弟们利用一些商贾和叛军秘密来往贩卖粮食军械等违禁物资。

这份弹劾奏章去年就送到了长安当时朝廷诸府正在搬迁比较混乱。然后这份奏章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位上奏的县令据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刺杀了这位县令的十几位下属也先后死去。时任兖州刺史的丁立闻讯后亲自到济阳县去了一趟听到了一点传闻于是他书告陈好请他在御史台仔细查查。陈好没查到告诉了郗虑。这份奏章郗虑看过是他亲手递给刘和的他马上就想了起来但此事牵扯到刘和和张邈两位公卿大臣他一个治书御史哪敢没事找事于是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摆在李弘案几上的这份奏章是郗虑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来的。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次派上用场了。

“你即刻赶到兖州和张辽大人秘密调查。”李弘怒声说道“此事可能牵扯到军中将领你要小心一点不要泄漏了机密。”

蒋济躬身领命。

“我给你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内你务必把问题查清楚。”李弘写了一道手令给他“如果碰到紧急情况需要动用军队你拿这道手令向荥阳的诛虏将军雷重大人调兵。”

蒋济连夜离开长安城急赴兖州。

新年转眼就到了。

正月初一大臣们云集栎阳宫参加新年大典。

天子下旨改年号为“元平”大赦天下。

大汉国元平元年(公元2o3年)正月。

正月十五百官齐聚栎阳宫参加新年的第一场朝议。

大鸿胪袁耀、光禄大夫钟繇、尚书令崔琰联名上奏要求修改《田律》。

三天后奏议被驳回。

正月十八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廷尉张邈、太仆孔融联名上奏要求尽快把原兖州刺史丁立、原甘陵国相许混、原济阴郡太守朱魭押到京城受审以便尽快结案。

天子诏准。

正月二十日长公主召见大将军李弘催促他尽快审结谋刺天子案……李弘无奈回到长安城敷衍了事。

正月二十四日主薄蒋济回书李弘陈留郡太守张的势力太大调查严重受阻请大将军设法把张调离陈留郡。

二月初一大司马徐荣、代行太尉事的光禄勋张燕、大将军李弘、左车骑将军鲜于辅联名上奏天子考虑到颖川郡处在荆州和豫州的两面夹攻之中军政分开不便于阻敌建议由骁骑将军王当督领颖川军政召回颖川郡太守韩铭。

丞相蔡邕等大臣对此议持否定态度。

长公主和凤凰池的大臣们商议。中书监陈群说还是召回韩铭为好因为据说韩铭和王当等人关系处得不好容易误事。他建议让陈留郡太守张到颖川任职让兖州刺史张辽暂时兼领陈留郡太守。如果今年叛军攻打颖川就让王当将军兼领太守再让张大人回陈留郡这样可以两不得罪。

长公主下旨召回颖川郡太守韩铭让张出任颖川郡太守一职陈留郡太守暂时由张辽兼领。

二月初八长公主再次下诏催促大将军。如果此案迟迟不能审结我将亲自主审。

大将军心急火燎再催蒋济秘密抓捕张的三个兄弟抄查他们的宅院先拿到贪赃枉法的证据。出了事我负责。

二月初十丞相蔡邕等大臣联名上奏弹劾大将军认为他故意拖延审案时间有袒护罪囚之嫌恳请长公主亲自主审。

二月十二日长公主亲临长央城。

章节目录

推荐阅读
相邻推荐